周承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我不相信你,你手里又有戟,所以以后走路的时候都要像现在这样,你走前头,我在后头。要是遇到敌人或者是野兽,你往左或者往右躲都可以,我会保护你。但是绝对不能转头往我这边来,要不然我就认为你要干掉我,我会立即开枪干掉你。不走路的时候你也不能离我太近,你手里头有戟的时候,以二十步为限,没有戟的时候就以十步为限。你要敢越限,我一样会认为你是想宰我,我也会立即开枪干掉你。”
“第二,你吃的东西你自己找,找不到就饿着。我不可能给你吃的或者是帮你找吃的。水也是一样,自己找自己喝。还有,你找的东西是你的,而且我怕有毒,我不吃!你找的水也是一样,我也不喝!所以你不用拿给我。反过来也一样,我找的东西我自己吃,我找的水我自己喝,不会给你。要是有毒,那就算我倒霉。”
”第三,夜里头睡觉的时候也一样,自己给自己找地方。噢,我还会在我睡觉的地方周围布上陷阱,既是防野兽的,也是防你的。这个你最好也一样,你要不会我教你,但是我布的陷阱在什么地方你不许看,也不许问。反过来也是,你布陷阱的时候我不看,也不打听。”杨镇南说这些的时候语气虽很平淡,但是他的话却句句都透着冰冷、防范和不信任。
而且他一边说着话,一边已经快速地把自己带的那柄九五式刺刀上在了班机枪上,他的这个动作和那闪着寒芒的刺刀更是让杨镇南说的话增添了一层浓厚的杀气。
事实上杨镇南之所以要把刺刀上在手里的班机枪上,是因为之前他发现“义金”等本地的普通人可能是因为不认得自己手里的这挺班机枪是一种什么样的武器,更加不知其厉害,因而并不怎么害怕,他们似乎反倒是更惧怕身穿铠甲,手持青铜戟的“陆”。
杨镇南觉得这大概就是本国古语所讲的“无知者无畏”吧!
所以为了给自己手中的班机枪增加一些“威慑力”,至少让本地的普通人一看也能立即就知道他手里拿的这是件武器,他觉得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个麻烦。
于是,杨镇南就想到了给自己的班机枪上刺刀这样一个多少显得有些无奈的办法。
其实像杨镇南这样的一名班机枪射手给手里的班机枪装上刺刀的这个举动多少是显得有些奇怪,甚至是怪异。
因为虽然说九五式和九五杠一式这两种班机枪从设计上来说,都是可以配上九五式刺刀,进行白刃格斗的,但是实际上由于班机枪本身的重量就比突击步枪要大,其外形也更加不便于握持,并作出白刃格斗动作,所以自然也就不会有多少人愿意拿着这么重,又不怎么好握持的家伙去跟敌人拼刺刀了。
正因如此,对于班机枪手来讲,刺杀这个课目自然一般也就不是必须练的必训课目。
当然,班机枪手也不是不可以练这个课目,只是他们通常要么是用那种专门用于训练步枪刺杀的木枪,要么就是借用班里其他战友的突击步来练这个课目的。
但是杨镇南所在的连队在王星璇担任连长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他明确的提出两个要求;一,全连所有的人不管是谁,也不管是不是步枪手,都必须要练习白刃格斗。
而且这个课目不仅要练,还要考核,并且考核的成绩还至少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二,他规定,像杨镇南这样的使用班机枪的班机枪手和配备狙击步的狙击手都只能用配发给他们的枪械进行这个课目的训练,而不能借用其他人的突击步来练。
其实这对杨镇南他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们这些个班机枪手还算好,毕竟九五式和九五杠一式班机枪都是有刺刀座,可以直接装刺刀的,可装备狙击步的那些狙击手就惨啦,毕竟在本国研发列装的狙击步里头就没几种带有刺刀座,能装刺刀的。
于是,他们连里的那帮狙击手就想出了各种点子给他们手里的狙击步加“零碎”,以便使其可以装上刺刀;脑回路常规一点儿的就在枪的前护盖下面增装导轨,以便加装刺刀,而脑回路清奇的就不走“寻常路”了,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比如四排四班有个叫滕奇的“手工达人”就是属于这个类型的,人家直接自己动手做了一把“枪刺”出来。
这位同志先是不知从哪找来一截内径正好合适的钢管,在外头焊接了一套极其结实的钢制锁止机构,可以直接把“枪刺”跟枪的手枪形握把牢牢地锁在一起,因此固定的极为牢靠。
而且锁止机构既可以防止钢管向前滑落,也可以在钢管刺到目标的时候防止它向后滑动,钢管的前端则是被他斜着切成了类似于注射器针头那样的形状,然后这把自制的枪刺就被他套接在枪管上了。
看见他的这番操作之后,全连的人对此的评价高度一致;“这家伙脑洞太大了,就怕脖子以上都直接就剩个圈儿了。”
而王星璇这样做的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即便没有了枪弹,他们手里拿的也依旧还是可以战斗,能够杀敌的武器,而绝不能是“烧火棍”。
与九五式或是九五杠一式突击步枪不一样的是;因为九五式和九五杠一式班机枪上用来安装刺刀的刺刀座是位于枪管上方的,所以当九五式或九五杠一式班机枪装上了刺刀之后,其刀刃自然便是向上的,也就成了与akm一样的“反砍刀”式的样子了。
不过“陆”已经知道了,他这样做只是一种在陌生环境里保护自己的预防类的防御措施而已,也并不是刻意针对自己的,因此也就没说什么。
所以“陆”只是平静的回答;“嗯,知道了!”
在商议好了最近的安排并说好了上述三项“规矩”之后,杨镇南和“陆”就开始往北边的大山中走去。
由于两人都是经过体能训练的,所以虽然由于杨镇南是全装状态,手里端着一挺上了刺刀的班机枪,身上的负重则大约有三十多千克,而“陆”不仅身着铠甲,手里还持有一杆长度将近四米多的青铜戟,身上的负重同样也不小,因而两人都不可能跑得很快。
但是这两个人毕竟都是受过训练的,他们的耐力无疑也是要远好于普通人的,结果就是在天快黑的时候,他们顺利地进入了北边的山里。
杨镇南先是一边走,一边抬起左手,看了一眼手表,此时已经快到晚上六点了,之后杨镇南又抬头四下看了看,然后喊了一声,告诉“陆”他们已经到了。
但两人尽管都已经很累了,却都没有立刻就坐下或是干脆躺在地上休息,而只是放慢了脚步,继续慢慢地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