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山旧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看人死亡的过程从来不让人好受,越是年纪大了,就越是对他人的不幸感同身受。
鲁大郎已经走了,是大太监去监督的,前来回报的大太监淡漠的叙述让众臣不寒而栗,感到恶心。
不能死在太极殿,这不是该死人的地方,骄傲的唐皇李二只允许被自己憎恨的叛徒在此被他亲眼目睹着处决,能让鲁大郎死在皇宫里,已经是自己给予的莫大的荣耀了。
石猴在鲁大郎手里画了一个圈,山泽不知道从何处摸出了一块没有雕琢过的美玉,联同从腓腓脑袋上剪短的一根发丝,一起塞进了鲁大郎另一只手里,鲁大郎就这样握紧双手,又被日值朱雀门的禁军将士给抬了出去。
联同一起出去的还有大太监,即是监督鲁大郎的死亡过程,也是当着鲁大郎的面,在鲁大郎最后的目光中,传达唐皇李二对鲁大郎的承诺。
关内侯,唐皇李二给出去了,在鲁大郎最后的目光中,宦官手里捧着圣旨,匆匆而去。
殿内的大臣还是亲眼目睹了鲁大郎死亡的全过程,实际上,在这位年仅四十,面容却似百岁老人的鲁大郎刚被抬到殿门,众大臣就已经看见,躺在竹椅上一动不能动的鲁大郎,艰难地侧着头,在那双老迈的眼睛里,瞳眸已经涣散,却还死死盯着捧着圣旨远去的宦官,仿佛那是他最好的慰藉。
大唐的百姓短寿得厉害,物质上的短缺,生活的压力无时无刻不在腐蚀着穷苦底层人民的内心和肉体,天庭又向来公平,公平的给位列仙班的神仙大能加上了数都数不过来的寿元,又公平的给凡间生灵减去了本就为数不多的日子。
宇宙总是在变化,又一成不变的维持平衡,有生灵多了一些东西,就要有生灵少去一些东西,天庭的神仙已经够多了,最开始的时候,天庭神仙少,每位神仙能吃得饱饱的,后来逐渐飞升的修士越来越多,天庭的肉,就不够分了,现在每位神仙还能公平的分到一点肉,已经是莫大的幸运。
前人摘树,后人乘凉的事迹,永远只会出现在故事寓言里。过河拆桥、上屋抽梯、卸磨杀驴的故事数都数不过来,远比前者多得多。
堵门护食这种事情,也是生灵本能。
唐皇李二很烦躁,这烦躁没有由头,他走下丹陛,在太极殿里来回踱步。
大太监还是回来了,无比从容地跪在唐皇李二脚下,平静地述说鲁大郎死亡的过程,详细地描绘着自己与宦官的检查过程。
唐皇李二的情绪终于爆发了,一辈子相濡以沫的长孙皇后最是了解自己男人的性情,提前一步把腓腓拉到怀里,捂住了耳朵,挡住了眼睛。
唐皇李二右脚抬起,狠狠地踹在了大太监的肩头上,毕竟是久经沙场,半辈子在马上争夺天下的开国之主,一脚踹出,大太监竟然受力飞了出去,撞倒了殿柱上,足足飞了四丈之远。
大太监吐了一口血,没有吱声,赶忙擦了去,又跪着膝行来到了唐皇李二的脚下。
他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挨上这么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脚,他也知道,现在太极殿里的众臣看他的眼神充满了厌恶。
可是他只是个阉人,是个刑余之人,没有家,没有子嗣,不能埋入祖坟,从他踏进宫里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已经死了。
古稀之岁的将死之人、年过半百的中年人、而立之年的青壮人,甚至是两位尊贵的、活了千百年的国师,都会对鲁大郎有怜悯之情,这很正常。
生灵的感官,本就相通。孺子投井窃贼不忍,忠贞殉国叛军敬佩。
可那不是他大太监,他已经死了,让他对一个将死之人有惋惜之情,有感同身受,他做不到。
大太监低头跪着,丝毫不在意外边的情况,丝毫不在意众臣诡谲的表情。
“滚。”
唐皇李二很平静地说出了口。
大太监静静地叩了一个头,双手撑地,直起膝盖,弓着身子,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