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麟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夜晚的荒原,明月高悬,皎洁的月光向下面灯火通明的军营中洒下柔和的银辉。军营中盛宴已开,匈奴人素喜饮酒,又能歌善舞。一顶顶牛皮帐内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帐外篝火旁,一些酒意半酣的草原男儿载歌载舞,有些羽林骑也被拉着加入,一时间热闹非凡,两军对垒时的紧张气氛早已一扫而空。
营中一座巨大的金顶牛皮帐中,军士们走马灯一般将肥美的牛羊、草原的美酒不断送进帐中。骨都侯须卜当与诏和公主须卜居次云端坐正中,李继樊成在左侧相陪;右侧坐着一个白衣女子,正值豆蔻年华,一袭白衣似雪,外罩玄狐披风。容颜姣丽,楚腰蛴领,肤白胜雪,眉如远山青黛,眼凝秋水,唇似丹朱,双眉正中不偏不倚有一点朱砂红痣。眼神却有些冰冷,一望之间,显得有些骄傲冷漠。
须卜当方才已经向李继引见过,白衣女子复姓丌官,单名一个梅字。乃是天山瑶池剑冢的圣女,这瑶池剑冢在西域三十六国中传说极为神秘,据说与汉朝的蓬莱剑林还有着千丝万缕的恩怨纠葛,只是各中是非曲直,外人却无从得知。百年前,一向不入红尘的瑶池剑冢开始有弟子陆续下山,展露武艺威震诸国,瑶池剑冢迅速声名鹊起,但是真正去过的人却是寥寥无几。匈奴各部和三十六国的很多首脑和贵族曾亲往天山拜谒,不过无一例外在山脚下便被瑶池弟子执剑劝返。
当年昭君公主为了匈奴与周边诸国和睦相处终日奔波,遍走西域诸国。有一次行至天山脚下,瑶池剑林不知怎的破例迎请昭君公主进山。等到出山后,身后便跟随着这位白衣女子丌官梅,那时还是个豆蔻年华的孩子。丌官梅自从出山后便一直在昭君公主身旁,与须卜居次云一同起居,对外宣称她是瑶池剑冢的圣女,出山来保护昭君公主安全。无人知她剑法如何,只是自她来后,每逢月圆之夜,有人看到草原王庭之中,偶有剑华闪动。此次须卜居次云归汉省亲,她要和须卜居次云一同前往长安。
大帐之中,丌官梅只是静静的坐着,似乎对周遭的事物都显得意兴阑珊。除了适才须卜当向李继引见,双方见礼时她看了李继一眼,其余时候那宛如秋水的双眸都再未看过李继樊成一眼。
这时已经酒至半酣,双方早已没有了白天的针锋相对,须卜当刚刚与李继樊成二人喝了满满一杯,把酒杯往案上一放,开口说道:“白天是本侯一时唐突,多有得罪将军,其实将军的叔祖李陵,在我部族中威名赫赫,左右二部的百万勇士都是人人敬仰!当年你叔祖出任右校王之时,曾在草原大会上当众演示过你李家的神箭绝技,威震我族各部,确实是神乎其技。那时本侯虽然还没出生,年幼时也听父辈时常谈起。可惜自那以后,右校王再未以箭技示人。本侯时常感慨生人太晚,未能亲见你李家绝技。今日与李将军阵前相见,盛名之下果无虚士,气魄胆识本侯着实佩服得很,可惜未见将军施展武艺。将军将门之后,想来家传箭法定然十分了得,今日难得欢宴,将军能否让我和公主见识一下当世神箭,使我麾下儿郎也好长长见识。”
说的虽然客气,却是藏锋不露。既恭维了李继的家传武艺,却也隐隐流露出考校之意。
李继此时心中只是惦记如何平安护送公主回到长安,不愿多生事端,更无心炫技,当下施了一礼,朗声说道:“骨都侯过誉了,李家箭术不过雕虫小技,岂敢当的起“神箭”二字,我更是不成器,连家传箭术的皮毛都未学到,当着骨都侯与公主万万不敢献丑。”
李继身旁的樊成听完,浓眉却是挑了挑,心中想到:“我这兄弟就是太过谦虚,明明箭法了得,正好施展一番也让匈奴人知道知道厉害,怎地就推三阻四。”想到此处,正要开口,一抬头,正看到李继冲他微微皱眉摇头,只好把话又咽了回去。
须卜当夫妇自然把这一切都看在眼内,须卜居次云秋波慢闪,柔声说道:“李将军不必过谦,我们夫妻虽然久居塞外,也听说过将军近年来的赫赫功劳。我虽是女流,却自幼喜爱武艺,也时常统兵带队,对厮杀之事并不外行,对你李家箭法更是倾慕已久,若将军继承了李家箭法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用有所顾虑,让草原人马开开眼界也好。日后汉匈结盟,将军今日之举也算留下一段佳话。”
李继听须卜居次云开口,毕竟是汉成帝亲封的大汉公主,自己不便直接拒绝,略一思索,开口说道:“非是末将敝帚自珍,只是所学微末,深恐贻笑大方。既然公主有命,末将愿斗胆一试,但不知昔日叔祖李陵在草原上是如何当众演示的?”
须卜当哈哈笑道:“当年右校王当众演练的箭法,在我部族中流传多年,据说叫做“七星索命,一箭夺魂”,据说一百五十步外放置前后两个箭靶,两个箭靶之间又相隔十步,前面箭靶上挖出七个孔洞,成北斗状排列;后面箭靶上是一个普通的红心标靶。令叔祖当时持弓在手,先后射出七箭,七箭竟然在同时穿过了第一个箭靶的七星孔洞,又同时命中了后方箭靶的红心。当时在场之人都看的目眩神驰,不知将军可否依样施为,让本侯一饱眼福。”
李继为人虽然沉稳,终归是青年热血,今日与草原骑兵对垒,须卜当不断言语相激,本就火大,此刻终于动了好胜之念。略一沉吟,朗声开口:
“末将自然比不得叔祖李陵,火候尚浅,不过既蒙公主与骨都侯不弃,今日只好斗胆献丑。请替末将准备箭靶场地。”
须卜当暗忖到:“今日与当年草原大会有很大不同,当时草原大会乃是暮春时节,李陵当众献艺又是正午时分,四野无风视线极佳;此刻正值深秋,朔风凛冽,又是夜晚,视线与白天差别极大,李继竟仍然要效法李陵,将标靶摆于一百五十步外,若真能做到,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于是须卜当传令准备,众人移步帐外。匈奴小校闻令而行,不多时,在辕门外空地将箭靶立好。七星靶上以北斗形状挖好七个孔洞,上面蒙上丝绢,用来验证箭矢是否穿过孔洞。羽林骑与匈奴骑兵们听到消息,也成群结伙从营中跑出来围观。草原骑兵虽然彪悍善战,显然军纪却不如汉军那般严明,只是黑压压的随意站好围观;羽林骑却是自动排成队列,一个个身躯挺拔,精神抖擞,显然平日训练有素。
樊成将李继常用的硬弓和箭矢取来,此弓虽然远远比不得李继家传的轩辕弓,却也是寻常将官难以拉开的强弓,弓干以拓木制成,弓上装有双弦,握手处并非寻常的角筋,而是铁臂铜胎。
李继不慌不忙走入场中站定,从樊成手中接过铁臂铜胎弓,又将箭壶悬于腰间,凝注一百五十步外的七星标靶。天上月明星稀,月光虽然皎洁,但寻常人依旧很难辨认一百五十步外的景物,更何况要箭穿七星。
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全神贯注的看着李继下一步的动作。白天那个驾驭黑色马车的车夫也站在众人之中,拿着酒葫芦喝着酒,浑浊的双眼却牢牢注视着李继的举动,似乎有些紧张激动;白衣少女丌官梅虽然仍是一付漠不关心的神情,秋水般的双眸却也在不断打量李继和远处的标靶,秀眉微微蹙起,显然也好奇如此远的距离李继是否真能射中。
只见李继从箭壶中竟然直接取出两支狼牙箭,搭于铁臂弓的双弦之上,倾身让胯,双臂发力将弓弦拉满,暗运李家独门心法“破阵诀”,真炁游走于全身,双目精光大盛,弓弦轻响,两箭骤然离弦而去,李继更不迟疑,伸手如电,从箭壶中继续取箭发射,连续开弓四次,前三次均是每次两支,最后一次只射一支,一瞬间连续七箭射出。
箭矢破空声大作,箭身被内力灌注,隐隐泛出白光,速度惊人,势如奔雷。虽然先后射出,七道白芒却同时到达七星靶,一闪而过,又迅速掇在后面的圆心靶之上。那圆心靶插入地下极深,此刻却承受不住七箭的力量,轰然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