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不止.xy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学你妹啊!】

【跟我学?他能学到什么?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好不好?】

【你自己也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但是你读了那么多的史书,有没有发现,那些经历过民间疾苦而登上帝位的皇帝,要比那些从小锦衣玉食的皇帝要好很多?】

李思文的话,如同一道闪电,在李世民的心中炸开了。

这话说得在理啊!

体会过民间疾苦的皇帝,真的要比没有体会过民间疾苦的皇帝要做得好。

只是,朕什么时候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李世民有些不知所措,他思索了一下,然后有些茫然。

这话朕好像没有说过啊。

李世民仔细的思索着李思文的话,他心中一动,然后对李承乾说道:“高阴,你先离开吧,朕还有一些事情。”

说完之后,李世民感觉有些不太舒服,然后对李思文说道:“思文,你这几天也给朕物色一个人,举荐他参加科举吧。”

【为什么?】

【我为啥要推荐一个人参加科举?】

【这不是逼良为娼嘛?】

李思文心中疯狂吐槽,但是表面上对李世民说道:“臣遵旨。”

李承乾与李思文离开了。

这个时候,李世民直接就将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王珪这些文官喊了过来。

等到这些人到了之后,李世民看着这些大臣,然后说道:“朕思索了很久,发现这科举还存在一些弊端,想要改一改!”

“陛下!”

王珪直接就站了出来,对李世民说道:“这科举乃是国策,改不得啊!现在的科举乃是极好的,不能更改!”

王珪乃是太原王氏的族长。

代表的是五姓七望为首的关陇门阀。

现在的科举制对于世家门阀是极其有利的。

他担心李世民改了之后,对世家门阀不友好了。

这样子不妥。

作为既得利益者,自然不肯将手中的利益分散出去了。

“叔玠,你觉得现在的科举制很好?”

李世民看着王珪问道:“朕问你一句,现在的科举真的公平吗?科举的初衷是什么?

科举的初衷是改变寒门无上品的现状!可是现在呢?

自武德三年开科举以来,至今已有数载,朕为何还没有看到寒门子弟拜相?”

“可能是这些寒门子弟学的不够好,没有能力脱颖而出。”

王珪对李世民说道:“陛下,这并不能代表什么,你想一下,大唐立国以来,战乱不断,如今刚刚天下太平,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寒门子弟就会崛起了呢?”

“不!”

李世民摇了摇头,然后说道:“这不是原因,朕想要改革,你们好好听着朕的主意!”

李世民直接说道:“第一点,因为地处偏远的考生,每次参加科考都要赶到长安参加科考,若是未曾考中,还要赶回原籍,这样一来一回,耗费的时间太久,一年的时间就耽搁在路上了,根本没有时间备考,所以朕准备改科考时间,原本的一年一次,改成三年一次,每次录取三倍的人,这样子可以让地处偏远的考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备考。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晁盖新传

晁盖新传

挨打要立正
晁盖中箭而亡后一缕残魂仍留世间,坐看人事春秋几十载。正为梁山落莫结局扼腕叹息时。忽有一日,一股拉扯力袭来,恍惚间一个念头冒出: 这便,结束了?
历史 连载 0万字
六朝汉臣

六朝汉臣

土豆刘
“陛下,臣班固,斗胆撰汉家史书。敢问,已故太尉司匡,该用何体?” “有何分类?” “帝为纪、王为表…” “毋需多言,以纪记之!” “陛下,此行不合乎祖制,恐满朝文武反对。” “若有人反对,朕自一己当之!” “诺!” … 《汉书·司匡纪·上卷·六帝之语》 武帝彻:“若无司匡,朕安能击穿匈奴,一雪祖宗之耻?” 德帝据:“恩师所教治国之法,自朕始,自当成为祖宗之法!” 昭帝进:“朕死后,一切军机事务,
历史 连载 62万字
三国吕布之横扫千军

三国吕布之横扫千军

中廷
历史 连载 25万字
捡到一本三国志

捡到一本三国志

历史系之狼
东汉延熹九年,年仅九岁的刘宏,从河中钓起一只金鱼,剖开其腹,得天书一卷,其名曰《三国志》! 于是,大汉拥有了一个不一样的灵帝,不一样的天下。(非穿越,主角是未继位的土著灵帝,只是捡到了一本三国志)书友群:932493822
历史 连载 164万字
桃花烬:吾妃本倾城

桃花烬:吾妃本倾城

楚诺凰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神偷,因为一幅画穿越成梦沉国唯一的小公主,受尽宠爱。 身怀言灵之力,成为四国所觊觎的人。 身边一个他,却不能让她动心,到底谁才会是她的异世良缘? ———————————— “明霖,我念你与我一起长大的份上,对你百般容忍,如今你却伤了他?” “倾城,相信我好吗?” “……” “倾城,你说他能给你幸福,那你能满足我最后一个请求吗?” “说吧” “倾城,下辈子,能不能…爱我一次” 他倾
历史 连载 7万字
双卿传

双卿传

孙紫晨
玄和年天下四分,青云国帝王年迈储君之位空置,夺嫡之争日益激化,本不予参与权利纷争,奈何时不允予,一朝入京置身于错综复杂的权利漩涡,为不让家族因自己而置身险境,她不得不精心谋取,小心翼翼。
历史 连载 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