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太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数日间,随着频繁出入贾府,也令贾诩完全遭受到猜忌,李傕加派于贾府四周进行监视的人手也随时将实际情况报与车骑将军府。

贾府内。

贾诩忽然微微起身,走至袁耀身前,眼神里仿佛透着丝丝精明紧紧凝视着他,半响才沉声道:“老夫的确小瞧于你了呀!”

“老夫自诩多年来,都是算计别人的份,却未料到今日竟栽了小辈的手里。”

他自言的喃喃嘀咕着,语气也略显落寞。

对于府外潜藏暗中所监视的耳目,以贾诩的精明岂会无法发现?

但纵然有所察觉,又能如何呢?

如今已是为时已晚,纵然他找到李傕奋力解释,结果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贾尚书,此话什么意思,耀不明白。”

只是,袁耀却担忧此乃贾诩的诡计,听罢后也大露惊讶之色,连忙相问着。

“呵呵!”

闻言,贾诩冷笑一番,不由道:“你不愿承认便如此吧,多日来借着拜访老夫的名义来引起车骑将军对诩的猜忌、忌惮,此策颇为精妙也。”

“没想到竟还是出自你的谋划,身为身份尊贵的袁术长子胆敢深入关中此龙潭虎穴行离间之策,胆略的确非同一般!”

“诩猜想一下,将诩逼走,还只是袁公子谋划中的第一步吧?”

贾诩看似喃喃自语,可却早已看透了袁耀的计划,这不由令袁耀身形一震,面上依旧装作若无其事,内心却已是掀起惊天波澜。

“不愧是贾诩啊,竟然仅凭一些蛛丝马迹便猜透了我的谋划,若其醒悟快些,此策岂不是就失效了?”

袁耀暗自嘀咕一番,心下亦是露出忌惮之色。

贾诩此人太神了。

自语半响,贾诩才不由露出一丝苦笑,正视着袁耀道:“袁公子,你赢了。”

“如今诩已经遭受猜忌,纵然我看破了你的谋划也无用,现在车骑将军不仅不会相信我,反之还会无比忌惮我。”

“若我不弃官返乡,恐还有性命之忧。”

一言落罢。

袁耀暗暗松了口气,听这说辞,贾诩是已下定决心准备辞官远离长安了。

也似,他的秉性便是立于不败之地,但凡身家性命遭受到威胁,那么暂避锋芒,绝不会勉强。

先谋己,方才为他人谋。

“先生,今时天色已晚,耀先行告退,改日再行登门拜访。”

既然此策已经见效,袁耀也当即拱手告辞,贾诩本就不是好轻与之人,他也不愿再与之多打交道,主要太费脑细胞……

遥视着袁耀渐行渐远的背影,贾诩忽是沉吟了一句:“此子年纪尚轻便能有这等城府,看来日后他势必会大有可为,大展雄图呀。”

东十一月初。

尚书贾诩以家母病重为缘由向车骑将军李傕请辞,愿弃官返乡。

李傕按照惯例自然是表明上假意劝诫一番,但实际上却恨不得贾诩早日交出官印。

贾诩弃官返乡,奔离长安城。

袁耀谋划进展初步达成,接下来他逐步开始拜访朝中诸公卿,甚至是与西凉诸将攀关系……

这些自然瞒不过李傕耳目。

探听这些消息后,他除了秘密监视袁耀以掌握请行踪以外,倒也并未采取下一步的行动。

现在贾诩已经弃官返乡,他想看看袁耀究竟意欲何为?

实际上,他们各自都很清楚。

袁耀西行入关的本意就是为了劝说西凉军出关寇虐兖、冀二州以左右己方正面战场的局势。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水墨隐凤殇

水墨隐凤殇

茶叶蛋
女主角一共分三个阶段,一阶段是女主魂穿过去时,那时原主的魂魄还没消退,两人一个在白天掌握主意识,一个在晚上。二阶段是女主真正重生了,但还是不牛掰。最后阶段是女主觉醒了,慢慢走向顶端。女主性格不软弱,有点淡漠,有点阴险,属于深藏不露那种。文章不虐走温馨路线,女重生前擅长制毒、做膳食,其它会但不精通茶叶第一次写文,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请读者们多多包涵。容瑾挡开云水墨为他把脉的手,“姑娘,男女授受不亲,
历史 连载 7万字
三国枭

三国枭

须臾乾坤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历史 连载 39万字
窈窕狐妃王爷好逑

窈窕狐妃王爷好逑

姜瑾瑜
身为摄政王的他患有头疾之症,连太医都说他的病无法医治,需要靠药浴来缓解头疾,可谁知从天而降的小狐狸却莫名治好了他的病,此后,某位王爷就赖上了这只小狐狸。 可是,谁会知道,只要小狐狸一触碰他的唇,就会变成倾国倾城的美人。 她是他的药,她是......他的宝,她是他的唯一,谁敢动她,一个字,杀! 【展开】【收起】
历史 连载 17万字
香蜜同人之两心相知(润玉)

香蜜同人之两心相知(润玉)

卿未眠
她本天资高绝之人,谁料一场飞升劫,竟将她送到这异界,投身为仙胎。景宓得知身处何地后,忍不住自嘲:从前一人孤寂潜心修炼几千年,只为一朝飞升成仙。谁曾想如今生来便是仙胎,当真是世事难料,世事难料啊!不过,修炼早已成了本能,即有仙胎,更不该荒废了。于是,从前的景宓,如今的锦觅,自此便专注修炼,成了一个修炼达人。本文cp:锦觅景宓or润玉心疼大殿,想给他一个圆满,给这尾白龙一个相伴之人。
历史 全本 10万字
侠情

侠情

暮成雪
江湖女儿,自有侠情。
历史 连载 0万字
寒门首辅

寒门首辅

一袖乾坤
弘治五年,四海靖平。徐溥春风得意当了一朝首辅,李东阳初出茅庐做了会试考官。刘健熬成了文渊阁大学士,谢迁尚未入阁成就贤相美名。杨廷和奉旨参修《宪宗实录》,刘大夏一把火烧了《郑和海图》。王阳明抱着书本埋头苦读准备着即将到来的乡试,弘治皇帝与张皇后悠然自得的逗弄着绕膝玩耍的萌娃正德......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在这个大师云集,名臣辈出的美好时代,春风迷醉的余姚城里出身贫寒的穿越少年谢慎登高远望,心
历史 连载 8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