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四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我们靠的的足够近的时候,那种被俯视的感觉就更加强烈,同时我们也主要到,在山中间有一条宽大的裂缝,入口处宽度超过二十米,两侧的黑漆漆的,给人一种这座山成精了,正在张大嘴巴等着猎物主动送上门的错觉。
整个队伍,每个人喜悦过后,便将极度疲惫表现的淋漓尽致,我的体力也已经透支了,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山中间黑漆漆的通道,手电光无法照到尽头,有一种说不出的神秘感让人无比畏惧。
黑斑鸠推测这应该是昆仑山脉的余脉,我也认为他说的有可能,要知道昆仑山号称万山之祖,又被我们国人称作龙脉之祖,它全场约莫两千五百公里,跨青、蜀、新和藏四省,它的存在要远远早于人类。
风水中认为,昆仑山是“万山之祖”、“龙脉之源”,是龙中的祖龙。
龙脉从昆仑开始发源延伸到世界各地,布局结构和分级,类似一棵大树有根龙、干龙、支龙、叶龙。
一般龙脉灵气聚集之地被认为是风水宝地,眼前这座巍峨的沙漠孤山,便是风水中支龙,所以在这里不管是坐北朝南便是建阳宅,还是坐南朝北建阴宅,那都是极为夺天地之造化的风水宝地。
在我们休息了片刻,便打着手电往里边进,在进去的那一刻我便知道这不是个“死胡同”,因为外面现在没风,但走进来就能感受到阴冷的穿堂风阵阵袭来,所以已经很好说明这条缝隙贯穿了整座山的南北。
斜挂在天穹的寒月如冰,照在这座高大的山峰之上,但是并没有让裂缝中很亮,反而是山的影子斜压下来,漆黑如墨,我便提醒所有人小心,这种地方与世隔绝,搞不好有什么我们无法理解的东西存在。
其实,与世隔绝的地方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就像我们初中古文题材内的《桃花源记》,描绘的是一个绝美的世外桃源,但是我听我师父讲起过,其实桃花源是一个非常有邪性的墓葬之地。
这就有点打破我对自己所学的认知,我记得自己当时学陶渊明这片古文的时候,除了又让背诵还让默写之外,对于那里边安居乐业还是非常向往的,便追问我师父为什么那样说,怎么就成了墓葬之地,而且还有邪性呢?
我师父告诉我,根据文中的描述,桃花源的洞口是外窄内宽,这是魏晋时期典型的墓道结构。
那个世外桃源,里边遍地都是桃树,在《葬经》中记载,桃树有镇邪驱煞的作用,一些道士和风水师到现在还使用桃木剑,他让我慢慢品,仔细去品。
再有,文中还提到居住在桃花源里边的人和当时外界人衣着打扮完全相同,而魏晋时期服饰正处于革新时期,那桃花源中的村人在里边几百年没有和外界接触,却穿着魏晋时期最新的服装。
听到这里,我就有点毛骨悚然了,问他这是为什么?
他说这可能是后人烧给他们的,而且在文章结尾的时候提到南阳太守刘子骥千百寻找没有最终没有找到桃花源,回去之后就病死了,一般人认为那是求而不得抑郁而终。
但事实是,刘子骥极有可能找到了桃花源,只是想要进入桃花源必须驾鹤西去。
最后,我师父分析这个所谓的桃花源,其实就是南阳太守刘子骥的墓葬,是墓主人对于安居乐业的一种向往,也是一种隐晦的流芳百世手法。
闲言少叙,我们以一字长蛇阵进入,由黑斑鸠带头,我和胖子在他的身后,琉璃在我们的身后,然后就是其他成员,最后则是由王刚垫后。
我们一行十六人,迈着拖沓的步伐,缓缓地在这条裂缝中走着,不知道等待我们将是什么,但是到了这个地方,我就有一种强烈的预感,我们不仅可能找到琉璃她哥,还有可能找回我丢失的记忆。
然而,这些感觉最终的源头,是我觉得这里应该就是我的埋骨之地,搞明白一切的时候,也是我病发死亡之时。
这条裂缝里边的黄沙出奇的少,我推测是因为这个环境的原因,这是不管是天然的还是人为的通风道,相当于一根竖立的管子,是存不住水的,同样这里也存不住沙子,不管进来多少最终都会被吹干净。
胖子就跟我嘀咕:“小康,你觉得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就是一个国家把自己的城池建在山的裂缝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