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斗不约 (第1/2页)
无明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到了这个地步, 他们再也顾不得往常的不睦了, 若是再如此只怕就会被踢出这一盛事,再也不能参与。于是他们拉下面子虚心求教, 孟清让也乐得有人帮忙干活,对他们毫不藏私。
他们却觉得孟清让是大度, 不计前嫌,年纪虽比他们小, 可无论从才识到肚量,却高出许多, 至此,才真正的服气了他。
编书是个漫长的工程,长到足以送走一届学子,孟清让进国子监时恰是上一届会考结束, 到新一届科举,刚好三年。
经先生许可, 国子监有一批学子可以参加这一届科举, 说来也巧, 参与汇编工作的学子这一次都打算去参与科举, 孟清让也是。
虽然孟清让才十三岁, 但没有人怀疑他的实力, 三年间, 足以让他证明自己。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国子监的学子已经被打压习惯了, 他们现在每次做策论诗赋后,都是直接将孟清让的拿出来,剩下的再评,对他们来说第二就是第一了。
一起准备参与汇编的学子已经暂停这工程,专心准备科举,孟清让却一如既往。没人操心他,原因只有一个,所有人都相信,中举对他来说是一件垂手可得的事情,至于是什么名次就看老天爷心情了。
成德侯爷十分期盼着请让能够跟他给他争个脸。孟清梓虽然入了宫做伴读,说是由翰林院的才高之士教导,但说实话,陪着太子读书,能够有多少关注。
孟清梓的同窗多是权贵之子,求学气氛本就没有那么浓厚,几年下来,孟清梓的学问没多少长进,但看脸色溜须拍马的本事倒是见长。成德侯对他是恨铁不成钢,他已经参加一次科举了,连个举人都没中,就灰溜溜地回来了。
他现在对孟清梓不抱希望了,将希冀全部寄托在自幼聪慧过人的小儿子身上。
孟清让毫无悬念的过了乡试,而且是从案首到解元,这消息一传来,连学政都被惊动了。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十分欢迎神童的。因为只有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才能会出现神童,孟清让是在京城参加科举的,那当地的父母官包括学政在内都有教化之功。
虽然早就在意料之中,但真的收到消息,才有一种尘埃落定的踏实,成德侯喜出望外,一箩筐一箩筐的铜钱从府里运出,大把大把地往外面撒着,整个府邸都喜气洋洋的。
孟知春听到这个消息,心一怔,上辈子孟清让虽然聪慧,但也是十六岁才参加科举。这辈子大概因为没有进宫作伴读,少了干扰,把全部时间都用于读书上了,阴差阳错地早了一届。没想到这样反倒是成全了他,孟知春咬紧牙关,满是不甘。
又想到还不曾有半点回京迹象的李辞,心一跳一跳的,终于还是忍不住下手了。
孟清让知道孟知春肯定不会安分,也早就防着了,结果他的种种准备一个都没有用上。
孟知春送的东西都没到他面前,就已经连人带证据被送到成德侯面前,出手的人是瑞清王妃。
瑞清王妃自生下李聪,彻底笼络了王府上下之后,很久没有这么闹心过了。自从那次在桃花林一事失败后就诸事不顺心,李辞悄摸娶回来的这个媳妇更不是个省油的灯。
先是在家祭的时候,当着全族人的面,把她苛刻李辞的事情揭露出来,让自己在族里的名声一落千丈,族老们对自己都颇有微言。又故意在立规矩的时候晕倒,自己尚未来得及阻止,她的丫头就领着太医进来,苦心树立了十几年的形象就被她一个不慈给毁了。
瑞清王妃虽然倚仗着是长辈的名头,对孟知春有着天然的压制,可李辞从军去了,留下她一个人在府中守着,旁人看了都要道一声可怜,她又多了一世人的经历。
两人你来我往的,各有胜算,几年下来,自然时刻盯着对方的动静,真的是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