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诗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冬子跟吴老师李老师,平时没事的时候,喜欢探讨某些饮食理论上的东西g。要说吴老师与李老师,算是专家。但冬子也不赖,在理论上,他算是杂家。主要优势,在于历史知识基础扎实。

这一切,都来源于他从小受到的教育,以及爹爹家那些通俗的历史书籍。当然,古文功底,冬子还是有一些的。他的综合成绩不怎么样,但语文和历史,还算是强的。就是当年在容高,哪怕是个照顾生,在班上,这两门,也不落后。

川菜中,以猪肉为原料的菜,占据着最大的份额。但从历史上看,猪肉作为中国人最主要的菜肴,还是宋代以后的事情。

而东坡肉,这个唯一的四川与湖北都有关的菜肴,引起了大家的争议。

苏东坡是四川人,所以,四川人习惯性地,把苏东坡发明的菜,比如东坡饼,东坡肉的烹饪方法,算作祖籍四川。但是湖北人可不这么看,至少,东坡肉的产生,是在江对岸的黄冈,这一点,有确定的记载,并且是东坡先生自己写的。

有一个问题,引起了讨论,那就是:猪肉,难道是宋代以后,才进入人们餐桌上的吗?

吴与李两位老师执不同的意见。吴老师认为,以前也有猪肉作为菜肴出现,但是,极少,形成不了风气。所以,他持肯定意见。但李老师认为,猪肉早就进入普通人的餐桌了,只是没有羊肉那样普及而已。

两位老师,带着这个争论,找冬子来寻求战友。冬子却无法给出确定的结论。于是,他拿这个问题,请教了爹爹。

“其实,猪肉出现在中国人的食谱上,绝对早于春秋甚至西周以前。”爹爹肯定地说到:“我们不说考古发现,也不说中国烹饪史的具体细节。就是从文化角度上来看,猪肉在中国人的烹饪史上,也占据着崇高的地位。”

“那证据呢?”毕竟,冬子是要拿证据来说服那两位厨师的。

“比如,孔子的《论语》,其中有一篇叫《阳货》的,说是季氏的家臣一个叫阳货的,相拜访孔子,给孔子送了一只熟小猪。不知道是烤乳猪还是蒸乳猪,反正,这在当时,是非常尊敬非常正式的礼物。孔子不想见他,就提前躲了起来。当时,这两个人,都称得上是贵族阶层的人,他们之间的礼物,是相当正式的。可见,猪,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是非常正规的食品了。”

这个故事,冬子有印象,但记不太清晰,被爹爹提醒,也觉得,很有道理。毕竟,它是记载在经典上的,是有力的证据。

“第二个,猪作为食品,还有它的宗教甚至政治上的意义。比如,古代,祭祀祖先,天子诸侯等级的人,供奉宗庙,可以说是最高等级的贡献了。那最高礼节的祭品,叫做太牢。太牢,其实就是指的三牲,也就是三个牺牲。牛羊猪,就是太牢的三牲。今天,我们讲牺牲这个词,也是从这里面演变而来的。”

这个说法,确实把冬子吓了一跳。原来,今天牺牲是个动词,但在古代,它是个名词。更重要的是,它是国家政治宗教中,最为崇高的东西。

“那是不是说,猪肉,其实因为太崇高,所以,走不进百姓的餐桌呢?”

“那倒不是,这里有复杂的历史及生活生产的原因。”爹爹没继续往下说,他让冬子自己去查资料。毕竟,这个结论好理解,羊肉也是三牲之一,它早就普及于国人的食谱之中了。自我学习的习惯,比学到一些知识点更为重要,爹爹引导着冬子,冬子也就在网上,查找了相关内容。所以,跟两位厨师讲时,显得很有底气。

其实,猪肉,不流行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高级感。上行下效,大家也就不太重视它而已。主要是没有好的厨师,用烹羊的方法来烹猪,没作出令人叫绝的好口感,所以,流行程度不高而已。

猪,历来负责提供油腻范本。不节制,没分寸,不上进,这大概就是猪给人的主要印象,连带着食客对猪肉的爱好也显得不高级。

尽管汉字“家”就是屋顶下面一个表示猪的“豕”,但猪肉的地位在中国古代长期是不高级的,不能跟羊肉相比。

要知道,北宋宫廷御厨只使用羊肉,皇宫中每日宰羊数以百计,羊肉有时还直接作为薪水的一部分发给大宋官员。贵族阶层如此厚此薄彼,连带着市场上羊肉价格竟比猪肉贵出百倍之多。宋代随着适宜养羊的北方领土持续丢失,羊还变得越来越金贵。

明清时期,猪肉实现了对羊肉地位的大反超。尤其到清代,从在东北起就习惯猪肉的清朝宫廷,肉食就以猪肉为主了,连带着普通人也越来越待见猪肉。

猪肉今天在中国的重要性无与伦比,猪肉消费有着最大的群众基础。如今中国的猪产量、猪肉消费量都占到世界的一半。比如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底,中国生猪存栏量达到4.66亿头,占世界生猪存栏量的58.8%。

猪肉的命运转折,有历史经济因素、社会上层品味变化等原因,猪的翻身还需要特殊的贵人扶持。

猪的好处是需要人发现的。在羊肉最贵的宋代,猪肉等来了它的贵人、知音,最洒脱的文豪苏东坡。他留下了一道千古名菜,从他开始,吃猪肉,才成为一件值得“歌颂”的事情。

这道菜并非后世牵强附会,它是怎么来的呢?

按今天的话说,苏东坡是个斜杠青年,诗词书画四绝,哪样拿出来都能予取予求,做到当世极致,唯独除了自己的官运。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在今天的湖北黄冈担任团练副使,一个并无实权的小官。苏东坡在这里待了四年零两个月之久,这是他物质上最艰难的岁月,但也是他创作的黄金时期,《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寒食帖都出自这里。

但是苏东坡在民间最有影响力的创作,恐怕要数东坡肉,这道菜记录在他的《猪肉颂》中: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就是东坡肉的由来,东坡肉的诞生地就是在黄州,它诞生于苏东坡的匮乏时期。

苏东坡用大白话记录了当时猪肉地位低下,富人不理,穷人不会吃的现实,又交代了菜的基本做法。最关键的两点,一是少放水,二是小火慢炖。后世千年,工艺、调味纵有千变万化,这两点是共同坚持的。这决定了东坡肉的基本口感,就是极致软烂。

用“入口即化”这种滥词形容口感和讲脱口秀用谐音更一样,是应该要被罚款的,但是在东坡肉上好像没有别的词更合适

后世真正定名东坡肉,大概是在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肉之大胾不割者,名东坡肉。”

这里也点出了东坡肉的一大外形特征——别切得太小。东坡肉在刀工上,以大为美。直到清代,东坡肉才逐渐分小,一份东坡肉被分成10块20块,每块一两多,主要原因是为了缩短烹饪时间。

在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苏东坡是个标准甜党,他喜爱吃各种能把周围人齁着的蜜渍食物。可以猜测,东坡肉最早的口味,也很可能就是甜口的。

夏曾传在《随园食单补正》中记录“杭有炖肉者,以肉一大方炖至极烂而锋棱不倒。……杭人又称之为东坡肉。”

“极烂而锋棱不倒”,这实在是个对东坡肉视觉质感非常形象的记录。

在中国古代,当有高级文人加入到某种事物的生产、创作和审美标准的制定中,那么这个行当就可能获得脱胎换骨的际遇,无论是瓷器、茶叶还是家具。

东坡肉如今作为浙江菜的代表,长盛不衰,它的基本原材料是五花肉,葱姜、白糖、酱油、绍酒。

今天东坡肉的一般做法是,五花肉切成3厘米见方,沸水煮五分钟定型捞出。用大砂锅锅内垫竹箅子,铺葱姜,猪肉皮朝下整齐摆放,加白糖、酱油、绍酒。最后放葱结,盖盖,用桃花纸围封住锅盖缝隙,旺火烧开,再微火焖120分钟。然后撇去油,改为肉皮朝上分装入小陶罐,加盖在蒸笼中旺火蒸30分钟而成。

东坡肉使用席草捆绑,目的是定型,防止加热太久导致五花肉肉层分离

东坡肉能一直流传下来,除了文人加持,一定还有它自身独特的原因。

这就不得不说脂肪,尽管东坡肉小火慢炖的做法,已经尽量去除了多余脂肪,但实际上,最后肉中脂肪含量仍然非常高,加上甜口的调味,这完全对应了人刻在基因里的味觉本能——对高脂肪、高甜的偏爱。

东坡肉饱含油脂,而又酥烂适口,拥有区别于其他肉类菜肴、其他国家饮食的独特口感

在漫长进化史中,人类吃饱饭的时期是极其短暂和稀罕的,绝大部分时候,历代先民都在果腹边缘苦苦挣扎。今天很多人被肥胖或高油高糖饮食习惯导致的疾病困扰,这放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看,实在是非常短暂的现象。

脂肪和糖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饮食偏好,善于主动摄食高脂肪高糖的人才更有机会生存下来。

所以,牛奶要好喝离不开脂肪,脱脂奶粉淡而无味;决定牛肉等级的因素,是脂肪含量与分布;金枪鱼刺身的等级也与脂肪含量直接相关;沙拉离不开脂肪;各种蘸水离不开脂肪;很多人用来给无聊菜肴续命的油辣椒,除了辣椒,就是脂肪。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老婆,别来无恙

老婆,别来无恙

银豹子
下载客户端,查看完整作品简介。
都市 连载 52万字
拿你没办法

拿你没办法

刘蹦蹦
篮球场外乌压压一片女同学。在场内发光发热的谷沐顶着一片灼热视线走过来,笑容堪比小太阳。“我们交往吧。”瑜佳踮起脚拍拍傻孩子配合低下头来的蓬松卷毛,心平气和:“你是个好孩子,可惜我不谈姐弟恋。”……后来,她的脸很疼。谷沐小同学既不是好孩子,也从没把她当姐姐看,体力过剩到每次都会把自己折磨的想跪在地上喊爸爸-放荡不羁口头老司机(女)x可攻可受犬系年下男-目标:把一辈子的撒娇都用在你身上。跳坑须知*狗
都市 连载 3万字
你的便当归我了

你的便当归我了

画期栖
关于你的便当归我了:意外被代挂系统绑定,三源葵只想好好做任务,争取任务结束早日回家。每到一个世界,她都会迅速找到任务目标黏上去,力求早日达成前置要求,结束任务顺利回家。只是……这任务好像顺利的有点过头?名为娜娜明的社畜日渐老父亲;奇奇怪怪的首领宰竟主动帮忙;乌鲁克神造兵器至死不愿撒手。她还没做什么,任务目标就自己送上门来,还无意识配合她完成任务。只想回家的三源葵满足感叹。——这不是更好了吗!(任
都市 连载 36万字
斯文败类

斯文败类

摇摆的鱼
邢露这辈子最怕江烨霖江烨霖说是什么就是什么,江烨霖说怎么办就怎么办被他逮到的时候邢露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完了如果非要让邢露用一个词来完美的描叙他那就是:衣冠禽兽 斯文败类公告:本文将于22日(周三)正式入V,望能继续跟着作者鱼哟~雷滚滚!纯属Y!现实无关,不喜勿喷!主一根筋,自带防雷针,作者君玻璃心,不喜欢这种文风的请谨慎入坑哟感谢不语妹子再一次帮忙做的文案,美美哒~~~
都市 连载 14万字
我的技能树有点问题

我的技能树有点问题

玲猪笼
这是一个技能量化人生的世界小孩刚生下来会获得“喝奶 LV.1”,学会走路会获得“走路 lv.1”上学后会获得“学习 lv.1”,想成为学霸需要“学习 lv.10”想成为科学家则需要专精技能和进阶技能。成年后,根据技能的不同,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但千流明的技能树多多少少和别人不一样。甚至一直在往奇怪的方向发展。
都市 连载 26万字
二次元之农夫

二次元之农夫

二次元道士
天降空间,不能种菜不养花。 精耕细作,收获一片二次元。
都市 连载 5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