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未雨绸缪 (第2/2页)
末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盛紘点点头,笑着说:“齐兄果然以大局为重。今日没有外人,齐兄便当我酒后胡言,听我一句:齐兄若真不想涉身其中,便委屈衡哥儿些,明年且等一等,不要参加大考,缓上三年。”
“再等三年?”齐大人瞥一眼齐衡,忽而眼前一亮,“盛兄的意思我明白。这也罢了,本来我的意思,衡哥儿乡试名次靠后,索性再多学几年也好,下场也稳当些。只是这眼前的事……”
“齐兄是说那贺帖?”盛紘道,“那帖子上又没有明说什么,多半算个试探。自来也没有给贺帖正正经经回个信的道理。等明年大考之时,齐兄给衡哥儿称个病不能应试便是。待衡哥儿考取进士之前,王爷们的眼光多半就不会在衡哥儿身上转了。”
“这倒也可行。”齐大人长长地舒了口气,不觉又涩然苦笑,“只是回去又要颇费一番口舌说给郡主听了。耽搁衡哥儿前程和姻缘,郡主多半是不肯轻易听劝的。”
“齐兄的家事,我便帮不上什么了。”盛紘揶揄道,“齐兄若是实在为难,便对郡主娘娘说明,来日无论衡哥儿娶了哪家闺秀都好,可若是娶了这几位王爷的女儿,圣人面上或许不说,实则内里,衡哥儿、齐家和郡主娘娘都将失却了圣人的心意——圣人还健在呢,齐家便急着笼络新主子,让圣人伤心不说,若有一个闪失,没等新主子上位,先招了祸事也未可知。”
齐大人打了个寒颤,早已相同细枝末节,他总是比平宁郡主想得长远,不禁有些后怕,举杯向盛紘正色道:“今日亏得盛兄点拨,虽在未发之时,却是为我齐家弥平一场祸灾于摇篮之中。我不比盛兄博学多识,盛兄只记得,从此咱们两家便是挚交,回京之后,我必定为齐兄善言以谢。”
齐大人回去之后是怎么说服他家郡主娘娘的,盛紘并不知情,只是接下来几日在衙门遇见齐大人,他的脸色都不怎么阳光明媚,眼皮下铁青一块,显然是没睡好的,看着盛紘的眼神里也总有那么一丝怨念。
不过结果是照着盛紘的构想发展着。齐衡中举的筵席,齐家也只不过办得稍稍比盛家场面大些,请了些还算相熟的官宦人家,并未太过铺张,低调得很。第二日齐大人和平宁郡主至盛府做客,也并没摆什么脸色,盛紘也提前告诫了大娘子王氏,万不可在郡主娘娘面前提起明年大考之事,免得让郡主娘娘怀疑自己的用心。
好在大娘子王氏虽然不够聪明,但近年来却足够听话,当日绝口不提大考,只夸赞齐衡的人品学识,两家互相夸着孩子,其乐融融。
冬去春来,在盛紘提醒下,齐大人避开了京中的麻烦,一家三口在登州过了个年。庄先生放了寒假,两家儿女包括长柏在内都得以放松了心情,在正月里,无亲无故的齐家三口便将盛府当成了实在亲戚,几乎三两日便上门一趟,或下帖子来请,彼此感情更加深厚。
而一件小小的喜事让盛紘很安慰:年节下,齐衡也顺势送了礼给三位姑娘,每人都是不一样的,合着各自品性:墨兰爱吟风弄月,收到一本绝版诗集;如兰单纯心肠,送的是一副玉石棋子;唯独明兰,收到了一对无锡大阿福,不算名贵,却暗含齐衡少年朦胧的心事。
因为三位姑娘都有,明兰不再一味躲避,欣然收下,而墨兰如兰也无异议。这个正月,齐衡分外开怀。
待到春暖花开,枫哥儿已经好不容易过了院试,有了秀才的名头,开始努力备考乡试。为免他犯了书里的毛病,盛紘以守孝为名几乎将他禁在府中,更将枫哥儿房中有些姿色的丫头都打发了。
春意盎然之际,墨兰也从寿安堂搬了出来,与如兰明兰一同在葳蕤轩居住,由大娘子王氏教养。如今已没了林姨娘,墨兰性子扭转回来许多,王氏自然不会对她太苛刻,不过如明兰一般对待。
而且,很快,一件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难过的事突如其来地冲击了盛紘的小心脏,也让王氏彻底失去了为难墨兰的能力——在正月将尽的某一日,王氏忽然爱酸爱辣,头晕目眩,府里请了相熟的郎中来一诊脉,嗯,出了人命了。
盛紘觉得亚历山大。
在古代,年方三十五岁的王大娘子还称不上老蚌生珠,可盛紘还是觉得羞于启齿,尤其是看到即将进京赶考的长柏的时候。儿子考试过后就要议亲了,当母亲的却有了孩子,这事儿说出去……当真荒唐。
事情发生后,盛紘忧心忡忡地组织了一个家庭会议,与会者只有盛老太太。作为一个父亲,他略带羞愧地阐明了现如今的立场,为了儿子的亲事,这个孩子来得不太是时候。
会议结果是出人意料的。盛老太太不容辩驳地训斥了儿子一番,第二日当着来请安的所有人,盛老太太正式宣布,让大娘子王氏好生养胎,来日长柏的婚事,她老人家全权负责。三个兰的教养,也暂时移交给盛老太太费心。
老太太是什么出身,她来操心长柏的婚事,就意味着长柏未来媳妇儿人选又升了一个档次。王氏虽然心疼管家权,但看看肚子里这个,母子连心,还是千恩万谢地同意了。
这个小插曲就如此结束了,没有人来过问盛紘难以言喻的难堪,更没有人能体会盛紘那种一听到同僚的揶揄和恭贺就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的心情。盛家上上下下,全都围着有喜的王氏和即将科考的长柏有条不紊地转动。
春闱一般在二月中旬,今年因皇帝老爷龙体欠佳便拖到了三月初,长柏二月半便出发了,齐衡则是早早地感染“风寒”,不得不旷考养病,令人直呼可惜。长柏的运气和实力都是好的,结果也是可圈可点:二甲第五名,赐进士出身。又过了几天翰林院再考,长柏被选为庶吉士,留馆授了正七品编修,年后上任。
与此同时,长柏的婚事也说定了,江宁海家家主的嫡出二小姐,书香世家,满门清贵,父兄皆在朝为官。这也是盛紘先前考评升了正五品,今年又因为盐政功绩,在齐大人的“美言”之下,借着春闱之年皇帝高兴的顺风,破例升了从四品,这亲事才飞快地定下来。
长柏的官品和亲事这两项上,王氏的脑袋是想不通的,好在盛紘都提前讲清楚了,顺带就着康家大娘子的事给她洗洗脑。另一头儿则请老太太出面,给那允儿姑娘说了个寒门出身的新科进士,直言要嫁就嫁不嫁拉倒,态度十分强硬,同时截下了康家给王氏的所有信件。
康家大娘子迟迟等不到王氏的回应,看这情形,好在那进士还算清贵,也外放了实官,只得乖乖嫁女儿过去——毕竟康允儿已经十七岁了,再不嫁就嫁不出去了。
万事俱备,又过半个月长柏衣锦还乡,只管准备好做新郎官儿。而盛紘任期将满,按理说是要进京了。可他还惦记着禹州那块大肥肉八王爷,虽说梧哥儿此时已经与八王爷成了莫逆之交,可这些都是有限的,全不得什么功劳,来日就算论功行赏也算不到盛紘头上。
任期将满的盛紘看着全国地图,心里开始盘算起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