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地繁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为防盗章, 买满一半的章节就可以看啦么么哒=3=

“在一炷香的时间里,用你们手里的五色丝线,穿过眼前排列成圆形的九枚绣花针, 五根丝线全部绕完九针才算过关!”在太监用尖利的声音讲完考题之后,那柱香已经点了起来。

杜蘅用食指与大拇指捻着丝线,在这一刻, 她的耳朵已听不见任何声音,眼睛里除了丝线与绣花针已看不到旁的事物。

缝衣针排列成圆形还是直线对于杜蘅来说意义不大,她单手拈线, 很快就穿过了第一个针孔,而在刚穿过的瞬间, 她的左手就已经迅速接过了线头,穿入了第二根针。

就这样, 她左右手交替,很快就穿完了一根线。不过, 这第一根线是最简单的, 剩下还有其余四色的丝线,而缝衣针的针孔被一根线挤压得空间小了。这之后才是艰难的开端, 很多人往往无法一次穿过丝线,需要多穿几次, 甚至也无法穿过。

但是杜蘅不同,她是迎难而上的类型,越是困难,她越不善罢甘休。她从不怕挑战, 只怕来的挑战太小!

越是到了最艰难的第五根线,她的注意力越是达到了一种恐怖的境界。她的目光专注地落在线上,针孔在她眼里已经变大,她看不见其余四线,只凝视着剩下的那几乎看不见的空间,线在她手上拿得极稳。她屏住呼吸,手指轻轻往里一推,就这样,杜蘅手里最后一根线也顺顺当当地穿过了最后一个缝衣针孔。

直到线全部穿完,杜蘅才发现自己的手指酸得要命,她竟然全程就这样一直抬着手穿线,背后也早已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连呼吸都忘记,然她竟都丝毫不觉。

“首轮穿针乞巧,第一位结束比赛者,从三品杜尹蕴大人二女杜蘅!”

在自己聚精会神地穿线时听到已有人胜出,无疑是很令人有心理压力的,众人都不约而同地手指一抖。而在听见这个人竟然是杜蘅时,众人就觉着心里有些羞愧了。

方才她们还在笑杜蘅是使了狐媚手段,除了皮相什么也没有,结果转眼自己的妇功却是不如人家了。以往女子聚在一起,嘴上虽是恭维他人,但暗地里总是免不了比较的。

比出身,比容貌,比德行,比女红,比诗词,比礼乐。

然而,她们突然发现,她们一直以来竟然都只能在出身上羞辱杜蘅!毕竟,容貌比不上人家,若是损杜蘅德行有亏,偏偏人家赢了与梁先生的论儒。如今竟连贵女们引以为傲的女红都比不上她了?!

她们自幼便熟读诗书,以贤德为傲,妇功本便是仅次于妇德的女子四德,一手女红活更是体现了妇功的好坏,不然这乞巧节也不会如此兴师动众了。

她们自诩出身为嫡,以后嫁入夫家是要为主母的。若是做主母的,连这四德都比不上一个妾,那传出去可是要遭人耻笑的!如今世道看重嫡庶之分,便也多少沾染了这样的比较风气。她们竟连“四德”都输给了一个庶女……众京城贵女们都要羞愤欲死了。

若是诗词礼乐再输,岂不是样样都不如她了?!

杜蘅并没有看那群京城贵女们青一阵白一阵的脸色,她这一发力的后果也是挺严重的,手指的酸疼感很明显。担心影响下一轮比赛,杜蘅完成比赛之后,便默默地退去一边按摩手指去了。

宣布杜蘅出线时,杜棠正在穿第四根丝线,听见太监宣布的声音不由有些惊讶。杜蘅的女红水准她还是很清楚的,自然,她也清楚那十二天里杜蘅是怎样进行了地狱般的锻炼。

然而,那只是十二天啊!十二天,她竟然就能做到这样的地步了?!

杜棠在惊讶于杜蘅天赋的同时,眼睛不由自主地寻找着她的存在。于是就看到了杜蘅正默不作声地按摩着手指,微微蹙着的眉头令她看上去多了一抹忧愁。

想必是刚刚用力过猛了吧。如果注意力过于集中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只想着做到最快最好,却忘了收敛自己的力度了。

之后的两场比赛可不是好相与的,这第一场用了太多的精力,只怕她会得此失彼,因小失大。杜棠想着,不由皱起了眉头。

在恍然发觉自己竟在为杜蘅担心时,杜棠一惊,缝衣针竟戳到了指头上,指尖一丝细微的疼传来,她忙不迭甩开这些无端生出的杂念,全心神都投入到了穿针中。

长时间锻炼手指的好处这就出来了。手指能够承担的负荷强了,恢复的时间也短了许多。在给自己做完按摩操又拉伸过后,杜蘅觉得自己的指头已经好了许多了。

她松了口气的同时,兀的感觉到了一道灼热目光落在她身上。她下意识地抬头,正巧看见不远处的城楼上,景懿正凝视着她的目光。

但在看见杜蘅看过来时,他就像触电一般猛地转过了头。

杜蘅不再深究,一炷香快烧完了,陆陆续续有人完成了首轮比赛。

直到铜锣响起,第一场比赛告终,晋级者一共一百余三人,杜棠自然也在其中。

而这第二轮比赛,却只要在这百余人里只挑五个晋级,难度可是增加了不少。

原宿主就是败在这第二轮比赛里的,杜蘅倒是知道这第二轮的题目,但是也不敢妄自托大,毕竟那只是文字上的说明,与真正的实物还是有区别的。如此,杜蘅也无法专门去提前练习这题目,还是只能从提高自己绣工上入手。

第二轮的题目。

“请根据这副‘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山中雪景,小炉新醅美景对饮图,绣出绣品来。”

“哗”地一声展露在众人面前的是一副水墨画,寥寥数笔,却已经将背景、人物、意境体现得淋漓尽致了。但画毕竟是与刺绣不同,若要模仿出这画中深度,是极难的。

虽有早就知道这个金手指,但杜蘅面临的难度和别人也没什么不同,毕竟知道是知道,她又没能见着画,纯靠想象。

如今这一百余三人坐在绣架前,都无一陷入了沉思。每一副绣品都讲究整体布局,心中要提前打好腹稿,无人敢妄自托大。

杜蘅还是最早下针的。

之后也陆续有人下针了,只不过这下针的人中,有些胸有成竹自信满满,有些却是犹豫不决冷汗直冒。毕竟这场比赛时间也是考量因素之一,考虑时间太久弊大于利,所以就算还没有明确想法的,也只能落针。

雪中梅花图是杜蘅绣得最多的,但这比赛自然不是绣梅花这样简单。但是在这梅树下饮酒,酒渍青梅,也是别有一番意趣。

红炉、青梅树、雪、人、桌凳、酒、甚至远处的山水,这些事物色泽都有所不同,它们既要能让人分开,又要能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远处青山苍翠,泉水泠泠,这般山光水色,水软山温。寒意料峭间,青梅树下,二人举杯对饮,这石桌这石凳,甚至于他们脸上洒脱的表情——

不仅是需要颜色相融,都采用冷色调的丝线绣制;更是要浓淡相宜,山色渐变,水色似冻不冻,那般剔透光泽。微暖的日光,雪反射的些许白光,近处两人青衫着身,与那山水遥相呼应,他们面前那浅灰色的石桌石凳、瓷白色的酒壶,二人手中扣着的杯,这些细节都得考虑。

杜蘅只寥寥数针就得全数展现。远处的山重峦叠翠,最远的是墨绿的,颜色逐渐浅淡而下,山中有溪水从中穿过,水下有数条小鱼,待流至山间,却又像是被冻住了一般,浅得有如白一般的颜色。

近处,那二人青衫浅淡,一手拈胡须,一手执杯。衣衫的青色直至下摆愈浅,二人脸部模糊化,只凸显出那只手,手上相碰的杯,甚至连倾洒而出的酒液都跃然其上。

整副雪景被她绣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与那画之意境隐隐相合,虽看不清相貌,然这饮酒之人却仿佛要呼之欲出一般。这画中色泽浓淡得宜,美景和谐,更凸显出一股洒脱、大气,整副绣品由远至近,布局之巧妙,之精细,令人不得不赞一个“好”字!

在这第二轮比赛进行之时,皇族们已是悄无声息地到了。按下太监们的禀报,一行数人只静静地鱼贯而入,坐在了主位上,等待着聚精会神比赛的女子们结束自己的绣品。

杜蘅这第二轮并不是第一个完成的,等到她绣完,距离比赛结束没有多长时间了。

皇帝大驾,原来的主审立刻让了位置,他们的绣品自然被呈到了皇帝手里。

皇帝堂堂男儿,怎知看这些,大手一挥,笑道:“朕对这些一窍不通,还是由皇后与母后共同裁夺吧。”

“臣妾遵旨。”

皇后、太后接过了她们的绣品。

场面安静下来,只余下轻翻动绣品的声音。太后拿起一副绣品,久久端详着没有动作,突然开口道:“不知这副绣品出自何人之手,此情此景如此栩栩如生,这水光山色震撼人心,竟令人不由心生豪迈,实在是意味深远。”

一旁的内监小碎步上前欲接绣品,就听着皇后也开口了。

“母后明鉴。本宫觉得这副雪下小酌图也很是不错,这针脚处理得这般细密,想必绣此绣品之人,拥有无双的细致耐性。”

单单从这两人的对话中就能看出谁是格局更大的一方了。

杜蘅心下一震。

为推翻这阵汹涌袭来的妖风,她的目标就是眼前这个人——

太后!

“杜氏二女,杜蘅?是哪一个,站出来给哀家瞧瞧?”太后展开绣品,便看见了右下角绣着的小字。

杜蘅从人群中走出,不慌不忙地行了一整套大礼,她额头贴着手背伏在地上,虽是这般低微的姿态,她的声音却不卑不亢:“杜蘅见过太后娘娘,娘娘千岁。”

“抬起头来。”

太后居高临下地望着她的脸,脸上喜怒不辨,淡淡道:“你就是杜蘅?是那个前段日子与阿懿起了争论的杜蘅么?”

太后话音刚落,场面霎时一阵凝滞,连空气都变得有些令人窒息。

“怎么不能相提并论。我与你,男子与女子,又有多大的区别。”杜蘅眼尾上扬,露出个嘲讽的表情,“你不是自称为江湖侠客么,怎的?这江湖儿女,还要拘泥于这些形式规矩?”她静静地撇了景懿一眼,转身欲走。

这怎么能混为一谈?!江湖儿女也不是这个江湖法的!

“当然不同!”景懿被杜蘅反驳,心里不甘,又不想杜蘅就这样离开,一伸手就抓住了杜蘅的肩膀。

杜蘅一回头,蹙眉看他,冷冷道:“松手。”

景懿被她一瞪,莫名的心脏一紧,下意识地就松开了手。

“无礼!我大祁以礼治国,信奉儒家学说,当……”

景懿话还没讲完,就见杜蘅似笑非笑地抢了白:“你好像也没对我以礼相待,杨懿。”

闻言,景懿的脸色顿时青一块白一块,杜蘅歪了歪头,一派好整以暇,斜眼看他:“你说我水性杨花,可是你亲眼所见?”

景懿有些迟疑。这自然不是他亲眼所见,但这件事所有人都知道,即便不是亲眼所见又如何。“虽我并非亲眼所见……”

“你口口声声说信奉儒家学说。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想来,你也不过道听途说之辈是也。”

“十……杨懿公子虽未亲眼所见!我们可是亲眼所见的!”柳小姐一行四人中终于有人反应过来,率先站了出来。杜蘅定睛一看,果然是一开始就下她套的搅屎棍。

“是吗?那你们亲眼看见了什么呢,你们亲眼看见我水性杨花了?”杜蘅聪明地转换了概念,她漫不经心道:“只不过是我裸/露肌肤罢了。孔孟学说可没说,女子不能裸/露肌肤的。”她微微一笑,眸中凌厉之光顿泄:“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你们认为的,可不能强迫我如此认为。我既觉得此等装束没什么大不了的,自然想怎么穿就怎么穿了,却不是你们能拿来置喙的!”

她这句霸气的话一出,那女子顿时退了一步,有些惊疑不定地望着她,见她搬出了儒家学说,一时之间被呛住说不出话来。她有些犹豫,不太敢接话,毕竟之前的柳小姐还被她说成犯了“两舌”之戒。

“你这女子,怎的如此伶牙俐齿。你这不也是犯了‘两舌’么。”景懿在一旁接上了杜蘅的话。

闻言,杜蘅翻了个白眼:“孔子还说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所以,这位侠客,你就别和我女流之辈再计较了吧。”她这争辩放弃得突然,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杜蘅冷淡一笑,趁着众人目瞪口呆之时,转身利落地溜了。

她懒得再和人争论,不耐烦地丢下这句话便率先离开,那般不羁。而被留在身后的景懿从未被人如此对待过,见她毫不犹疑地离去,自然觉得火冒三丈,毕竟他从小就是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谁曾对他如此甩过脸子?

不过即便是心生怨怼,景懿在离开之前,还是脸色很差地对柳小姐那四人警告道:“今日之事,决不许你们说出去!”

“你们几个也是!连父皇母后都不许说!”他怒气冲冲地拿起鞭子指着跟在他后面的侍卫,“你们要是敢说出去……”他眯起眼睛逡巡了一圈,手上的鞭子往地上一抽,“啪”地一声脆响,他脸上的神情冷酷得不像个十六岁的少年。

“就别怪我不客气!”他说完后,踩上马镫,一声“驾”后,翩然离去。

这是他和杜蘅之间的恩怨,容不得别人插手。

景懿咽不下这口气,但还没有到需要父皇母后帮他出手的地步——那就变成仗势欺人了。这是他最不屑做的事情。景懿偏要自己动手,教她对自己心服口服!

吃了这一瘪之后,景懿马不停蹄地就走了。既然是在论礼战儒这方面失败了,那他要去找当代大儒来声讨她,叫她不得不对他服气!

景懿本来就是个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的性子,他此时也顾不得旁的,只一心想赢过杜蘅,叫她对自己服气。

倒是一旁的侍卫对他这样的风风火火一惊一乍惊讶不已,彼此交换了几个眼神。

“殿下这该不是……”看上这姑娘了吧?

“殿下的事情,你少说话。”

几个侍卫没再说什么,只得叹了口气,认命地跟在了这位难缠的殿下身后。

且不说景懿去搬救兵去了,杜蘅早将此插曲忘在脑后,买了东西就回了杜府。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三国之温侯重生

三国之温侯重生

暮寒秋
切切情长总是痴,英雄无奈醒来迟。一从赤兔奋蹄去,万古唯留驻马石。 养虎饲鹰不自值,志节何必更曾失。应知大耳多无义,枉论辕门射戟时。 至今念念思悠悠,血染连环未忍收。多记虎牢龙起处,何来三姓与人留? 今温侯重生,再度驰骋疆场。
历史 连载 34万字
红楼之纵横四海

红楼之纵横四海

遍地沧桑
我穿越无尽时空,就是为了在这里和你相遇。 你跟我玩儿宅斗,我跟你玩儿商战。就拿银子砸你。你跟我耍流氓,我跟你讲道理,讲到你吐血。 你跟我讲家法,我跟你论王法,看看到底谁大? 你跟我玩儿权术,我跟你动武力,不行就灭了你。 你跟我讲媒妁之言,我就要自由恋爱,想娶谁娶谁。 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你非要走我的路,我就走你的路,让你无路可走。 铁血兵王纵横红楼世界,别以为我只有热血,我还有冷血。热血加冷
历史 连载 118万字
暮汉昭昭

暮汉昭昭

廿九去武当
魂穿大汉皇子刘辨,本以为可以一手遮天,拨弄乱世风云。 谁料汉末大皇子的这个身份,搞得刘辨处处皆局,步步破局。 蝴蝶效应引起的历史偏差究竟该如何面对? 是要做苟全性命、苟且偷安的亡国皇帝还是做平靖定乱、叱咤英豪的乱世圣帝? 从让自己活下去,到让大汉活下去。 没有金手指,没......有系统的刘辨该何去何从?迟迟暮汉可能昭昭? 且观刘辨自决之......【展开】【收起】
历史 连载 20万字
实力不允许我炮灰

实力不允许我炮灰

正萌君
☆日更6000·坑品见专栏☆唐余姬是一名被誉为花瓶的女明星,受邀参加一款明星淘汰制恐怖游戏。她接到的人设台本是:徒手撕鬼的病娇女王。熟悉她的人都认为她活不过第一轮。殊不知。唐余姬曾一遭穿越,经历无数个真实死亡恐怖世界,作为唯一活着的人回来。从此微博热搜都是#唐余姬演技爆表##谁说唐总是花瓶##看唐总撕鬼下饭#——梁婪看着远处把鬼吓哭的唐余姬,头一回疑惑是该救人还是救鬼?【时而崩坏时而黑化女主,喜
历史 连载 41万字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梦吴越
万历四十七年,辽东天变,大厦渐倾。 盛世的武功渐渐远去,羁縻政策的恶果吞噬一切; 边军急剧膨胀,财政入不敷出; 江南繁花似锦,北地暗流涌动; 阁臣言路如水火,党争腐败愈演愈烈。 朱翊钧、朱由校、朱由检、方从哲、魏忠贤、杨镐、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王在晋、孙承宗、袁崇焕、熊廷弼、徐光启、袁可立、杨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所有人都走向了一起。 万历四十七年,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历史 连载 106万字
重生之大江湖

重生之大江湖

天庭弼马温
历史 连载 5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