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枫垂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称心就因为这一句话,得以继续留在军帐内旁听。
他看见李世民指着一旁的段志玄道:“玄龄,你也看到了,我的麾下,不缺像段志玄一样以一当百的悍将,却缺少如你一般智计无双的谋士。”
房玄龄在隋为臣时,何曾受过这般礼遇,此刻听了李世民的话,也是满心激动,哪怕李世民开出的是空头支票,他恐怕也会卖力地为他谋划。
真真是应了那句话:“士为知己者死。”
房玄龄哽咽道:“都督,这长安还有最要紧的一个好处。”
李世民见房玄龄压低了声音,连忙附耳过去,一旁的称心只能隐约听见“杨侑”二字。
称心反复地在脑海中搜寻着这个名字,他总觉得这个名字像是在哪里听过,却又怎么都想不起来。
正纠结间,他忽然听房玄龄道:“若是拥立幼王为新君,则天下可尽入囊中。”一瞬间,称心想起来了,房玄龄口中的杨侑,就是那个懵懵懂懂被李渊拥立为帝,却又惨遭废黜的隋恭帝。
没有人留意到称心略显惊愕的表情,李世民沉吟片刻,冷声道:“玄龄此话何意?”
房玄龄笑了笑,并不在意李世民的态度,他从容道:“李密开仓放粮得民心,可到底是草寇的做派,那杨侑可是当朝正儿八经的皇子,也是最正当的幌子,拥立新君,诛杀暴君,岂不更得民心。”
称心愣住了,的确,长安除了经济和地理优势之外,最要紧的是,它的镇守者是年仅十二岁的代王杨侑。
那可是隋炀帝杨广的亲生儿子,隋王朝的合法继承人。
房玄龄见李世民不说话,干脆又往火堆里头添了把柴:“古有曹孟德携天子以令诸侯,现成的先例,不就是为了让后人效仿借鉴的么。”
称心听着这一字一句,只觉得满手冰凉,他到底还是把事情想得太单纯,兵法读的再多,也都是明面上的计策,哪比得上房玄龄对人心的洞悉。
这一回,李世民亲自为房玄龄斟了茶:“得玄龄一人,我李家如虎添翼。”房玄龄只是将那加了少量盐巴的煎茶一饮而尽。
两人正聊着,忽然外头进来一人,乍一看是一名戎装的兵士,可当她将胡麻饼等吃食端到案上时,房玄龄却忽然起身向那兵士行礼。
称心一怔,赶忙也随父亲一同起身,原来那兵士是身着戎装的长孙氏,也就是李承乾的生母。
大业九年,长孙氏嫁与李世民为妻,她贤惠能干,知书达理,与李世民很是恩爱,此番也是随军到了渭北。
称心在一旁听得入神,忽然见长孙氏朝他招了招手,从怀里掏出一枚用布包裹着的樱桃毕罗递给称心:“拿着吃,甜的。”
称心点点头,乖巧的模样逗得长孙氏满心欢喜。称心的眼睛,却总是不经意地扫过长孙氏的肚子,再有两年,李承乾就会来到这个世上。
称心抬头,看着亲昵地唤李世民作二郎的女子,虽然一身戎装,却掩盖不住欢喜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