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早些年间,草长马肥,西北地区的蛮人渐渐积蓄了些实力,开始胆大起来,屡屡侵犯荆天边境,甚至有了些占城划地的意思。这锦开本就是将门之子,从小历练武艺,且为人慧敏果敢,精通兵法,作战骁勇无双,因而被荆怀王派遣至边疆整顿兵吏,迎击北蛮。
这锦开果真是将相之材,到北疆不过三个月便把原本羸弱的军队训练成了一队虎狼之师,不仅让北蛮把所侵占的土地悉数返还,还将他们多向北赶出了几百里地。
自此,锦开声名大起,官位也节节高升。
只是他为人较为鲠直,因此多有触怒权贵,而时任右谏议大夫杨雄与他并无二般,故此二人也逐渐成为了好友。
也许是所持兵权过重,荆怀王逐渐对锦开心生忌惮,而当时荆怀王身边的一个太监从小与荆怀王一共长大,深得荆怀王恩宠。
那太监名姓文,具体叫什么名很少有人知道,只知大多都称呼他为文公公。
话说这文公公有一次为朝中一位大臣划拨地方经费,却被杨雄当着荆怀王的面大肆讽议,使得文公公私下怨恨。而近邻荆怀王的他自然知道荆怀王一直以来都对锦开有些不放心,于是文公公便借锦开、杨雄有动兵谋反之嫌设计陷害二人,在文公公的花言巧语和不断怂恿之下,荆怀王最终下令于子夜时分拿下锦开、杨雄二人,并以谋逆之罪,灭之满门,诛连九族。
早有预感的锦开早先派人送走了自己的儿子锦荣和杨雄之子杨胜杰,而这场震惊当时朝野的灭门大案,也唯有这二人活了下来,其他全都遇难荆天都,据说锦府和杨府地上的血迹,足足花了三个月才完全洗清。
却说这二人当时也都方及弱冠的年龄,被锦开的心腹一路护送出荆天都,穿过古琴郡,一直逃到秋豸地界,按锦开的嘱托,送进了一家寺院,削发为僧,隐姓埋名。这便有了后来的衍和尚和晤涛。
之后的四十年间,二人潜心修道,终有所成。而那血案背后的推手,文公公却还逍遥法外,且权势越发大了起来。
没过几年,荆怀王就得了怪疾,撒手人寰,至于为什么会突然暴毙,就不得而知了,只知荆怀王一直以来所服用的药物都是经文公公之手。荆怀王去世后,其子荆幽王新登皇基,而荆幽王又是自小被文公公抚养长大,对文公公也是信赖有加。
荆幽王自打登基以来就无心理会朝政,对百姓也是漠不关心,偏偏对琴棋书画大感兴趣,说来倒是画的一手好丹青。同时他又好美色,整日整夜的与众妻妾于后庭莺莺燕燕,许多大事几乎都是经文公公之手操办,朝中一些大臣目睹此景,却有心无力,不敢出声阻止。
文公公也愈发放肆起来,甚至自封为“恒荆公”,位临太傅,意思是自己是荆幽王的老师。自然,也有些有气骨的大臣在朝野之上出声讽刺,妄图唤醒朝中有识之士,联名上书弹劾文公公。而这些说话的人,过不久不是死的死,就是贬的贬,朝政之中俨然一片萎靡之气,而众人也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这场闹剧愈演愈烈。
再说这锦荣、杨胜杰二人逃至了秋豸境内,一直到了凤凰山上,凤凰山上有一座佛寺,名为“重钟寺”,传说这寺曾有一鼎大钟,一百多年前,“靖川之战”结束后,流鱼僧人应邀前往冰屿城,启程前,为了超度仪式能够顺利完成,流域僧人亲自背负那鼎巨钟前往,传言到这,不少人便有了质疑,以区区血肉之躯,怎奈得背负如此巨钟?又有人说,天下千奇百怪者多如牛毛,更何况得道高僧?而传言至此,真实与否已不可考。
时任重钟寺方丈的是禅和尚,将二人收至寺院,削其发,断其尘,赐锦荣法号大衍、杨胜杰法号晤涛,望其一心向佛,自此斩断红尘。时过境迁,数十年过去了,衍和尚早已放下仇恨,一心入梵,而仇恨的种子,却自始而终埋在晤涛的心底,可饶是他再恨不得手刃仇人,身处皇都千里之外的一介僧侣也是无可奈何。
而重钟寺的众僧,皆乃习武之人,不知为何,晤涛认定这重钟寺内一定藏着一种绝世武功,习得后可有无上神力,而流鱼僧人就是会这种武功,所以才能轻松地扛鼎而行。
数十年的搜寻,晤涛只想习得该种武功,而后报仇雪恨,可无论如何搜寻却一点也见不到那传说中武功的踪影,渐渐地,晤涛放弃了对那传言的追随,转而将目光放到了重钟寺的方丈一位上,想要以此为突破口,接机拥揽地方权势。
从儿时起就为其好友的衍和尚看在眼里,也为他备感忧虑,多次善言相劝却屡屡无果。
而当禅和尚步往极乐净土后,方丈一位却传给了衍和尚,晤涛的期望又一次落空了。
时光飞逝,白云苍狗,距离那场灭门惨案,已经四十一年过去了。
而今的二人,都已是年过六旬的老朽,想必那仇恨的种子,也早已随风而散了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