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的盛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十九章

因为郑里正这番话,何乔两个秀才的目光都投注在薛庭儴的脸上。

他们自然不懂这其中端倪,只当郑里正突然提起,是不是其中有什么隐晦。毕竟来之前他们都知道,这是同一户人家两个子孙的比试。

比的是学问,比的也是前程。

都是寒门出身,他们当然知道身在农家想要读书有多么难,所以之前薛庭儴说薛氏一族在安身立命的同时,一直不忘培养家中子孙,乔秀才才会大加赞赏。

因为他知道这件事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对农户人家来说太难了,能有这种靠读书来改变自身命运想法的人家又有几个。

可以这么说,乡下寒门出身能身负功名者,无不是经历大磨难,比旁人低太多,要花费无数力气才能赶上他人,而同时他们还要面对各种竞争的残酷。

这种竞争不光是同窗之间,同考之间,更是同宗族之间,甚至是自己的亲兄弟。

成则海阔天空凭鱼跃,自此不是一般人,败则放下书卷拿起锄头,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

就是因为了解这种残酷,所以二人不免多想,是不是此子故意说弱自己学问,就是想拉着兄弟降低出题的难度。可这却是一把双面刃,毕竟学业落于他人,本身对自己就是一种不利。

这些念头只发生在顷刻之间,而因为何秀才与乔秀才的突然关注,薛青山更是眉心一阵狂跳,生怕薛庭儴又口出什么惊人之语。此时他已经顾不得去想,为何薛庭儴竟知道解经之说,也浑然忘了自己之前打的主意正是薛庭儴不明经义,自己儿子胜过他将是不费吹灰之力。

包括薛族长也是如此,族里发生了什么不能见人的事,也就仅限是族里,若是大庭广众之下闹出来,可就有些难看了。

两人的目光像似带了针似的,焦灼在薛庭儴的脸上。哪知他却是腼腆一笑,道“小子年幼时体弱多病,不免落下了些。”

薛青山忙陪笑道“正是如此,不怕两位前辈见笑,我这侄儿倒是天资聪慧,就是身体弱拖累了学业。”

薛族长也点头附和。

旁人俱不知这是闹哪一出,只是睁眼看着。只有郑里正似乎意识到其中有什么不妥,可他也说不上来具体,只能保持沉默。

何秀才和乔秀才又是一番互相谦让后,最后还是以何秀才为主。坐在上首的他对薛庭儴道“既然你还不通经义,超出你所学范围,未免有些失了公允。你二人尚且年幼,正是打熬基础之时,便考考你二人基础吧。”

闻言,薛俊才虽有些失望大材小用,错失了自己表现的机会,却也心生不屑。

不考经义,那薛庭儴也不是自己的对手!

何秀才手捏胡须,略微沉吟后,道“朱子有云学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是以方其幼也,不习之于小学,则无以收其心,养其德性,而为大学之基本。你二人便各自默一篇《弟子规》吧。”

两人都没想到第一题竟然是默《弟子规》,要知道《弟子规》乃是蒙学之初所学,全篇不过只有一千来字。除过总叙,共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篇章。

每个篇章都不长,三字一句,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列述了弟子在家、外出及待人接物等应该恪守的种种规范,是童蒙养正、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和对照自我的经典。也恰恰应证了何秀才之前所言的,学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为道,则一而已的道理。

已经有人准备了方桌和笔墨,每人一张桌案置于堂前,甚至连墨都帮着给磨好了。

两人来到桌前,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提笔书写。

随着两人急笔狂书,嘈杂声渐渐淡去。哪怕是乡下人不懂什么大道理,也知道读书人做学问时是不能打搅的。

这对薛庭儴来说并不是什么难题,因为他仅只有一本书,所以对于这些蒙学所学过的东西,都是花过大力气背过。

不光是背,还要牢记,这样在学堂上被提问,方能对答如流,因为他根本没有参照物。

没有书,却胜过有书,因为这些都是刻在脑子里。尤其自打做了那个梦以后,为了怕记忆被影响,他曾在脑子里将自己背过的书,来回默了无数遍。

薛庭儴奋笔疾书的同时,也对这何秀才有一丝改观。

他能看出对方出这么出人意料的题,并不是对方刻意放水,而是想打个出其不意。因为这弟子规对读书人来说太浅显了,初蒙学时便学过,可恰恰是学过便扔过。

除了初蒙学之时,之后先生并不会考这些东西。可能是考三字经,甚至百家姓,千字文,也不会是这弟子规。

薛庭儴甚至有些等不及想看薛俊才的反应了,也许对方能大致将这篇文章记下,可能否千余字通通记下,且一字不错,顺序不错?且何秀才让默这弟子规,恐怕也不只是默下,应该还应了小学中‘书’之一说。

仅凭自己的字,就足以胜过对方了。

诚如薛庭儴所想,起初薛俊才确实起了轻视之心。他甚至觉得这何秀才脑子是不是有病,竟然考《弟子规》。

这弟子规谁不会?入学之初便是要学的。可真默了下来,他才发现自己好像真没自己想象中那么会。

谨为去之后,是亲爱我,还是身有伤?要知道这弟子规可不像其他文章,还能承前启后,互相印证,前面错一句,后面一段都会错。

薛俊才越默心里越烦,总觉得自己是不是默错了。若是有人提问,他自然可对答如流。可默,还是一字不错的默!

起先,他下笔如飞,之后却越来越慢,甚至到了提笔不下,明显就是不确定自己的记忆有没有出错。

反倒是薛庭儴从一开始就是不疾不徐,此时依旧是不疾不徐的写着,但能看出他笔势十分连贯,几乎没有停顿。

上首处,乔秀才目含感叹地看了何秀才一眼,一点都没有掩饰自己的吃惊。对下面的情形,他自然尽收于眼底,也不得不赞叹何秀才的心思巧妙。

何秀才微微一哂。其实他会出这种题,不过是就是想人出错,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心态,万万没想到竟会因此得到乔秀才的折服,让他颇有几分得意的同时,也对自己的灵机一动,感到十分自豪。

他抚着胡子,淡笑道“两位小友不用着急,有一炷香的时间,足以写下了。”

一炷香写千余字,貌似仓促了些,但可默写弟子规这种浅白的东西,只要抓紧一些,也不是不能写完。

可那是之前,此时听到有人提及时间,薛俊才不禁更急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不停地去看那柱香,因为看得太过频繁,让他的速度更是慢了。

“好了,时间到。”

随着话音落下,薛庭儴大笔一勾,放下了手中的毫笔。

薛俊才并没有动,直到有人去了他身前,才发现他整个人僵硬如石,竟是大汗淋漓,而面前的那张纸只不过写满了一半。

因为两人是背着大门,而薛青山及杨忠都是陪坐在末端,并没有发现这其中的蹊跷。在他们的想法中,一篇《弟子规》再简单不过,薛俊才怪异的样子倒也引起两人的侧目,可他们依旧没想到薛俊才竟是未能写完

直到何秀才和乔秀才分别看过两人的卷子后,互相对视一眼,由何秀才宣布这一场是薛庭儴胜出。

薛青山诧异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怎么可能?”

同时下面和门外都是议论纷纷,似乎都不敢置信薛俊才竟然输了。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民们可不懂考的什么,只知道秀才老爷说薛俊才输给薛家狗子了。

薛俊才输给了薛狗子?

这,这实在是太令人吃惊了,要知道薛俊才可一直是余庆村年轻一辈中最为出色后生,哪个提起他不是竖起大拇指。

“何前辈,乔前辈,这是不是弄错了,一篇弟子规……”

何秀才用目光示意了一下,便有两人上前将薛俊才和薛庭儴的卷子展开并持起,展示给众人看。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大宋忽悠

大宋忽悠

夹袄
副县长于艮(gen), 开车穿越到了北宋末年的生女真, 被各界群众当成了神。 收兀术,收岳飞,三国都忽悠。 收公主,收帝姬,玩转宋辽金。 空口白牙打天下,从头到尾都是装。 装是一种态度,忽悠靠的是智商和情商…… …… 公元1113年,从西周共和元年起算,是共和1954年。 …… (作者是青岛作家协会会员,山东青年作家协会会员)
历史 连载 22万字
[我英]今天开始做反派

[我英]今天开始做反派

吴璆
“这是关于我如何成为no1敌人的故事。”---------正经版文案------------【入殓师】,敌联盟的人形兵器,身份不明、多重个性,两年前开始活跃。绿谷出久,雄英一年级英雄科,one for all的继承者。平静的湖面之下暗流汹涌。一呼百应的敌联盟,支配地下世界的死秽八斋会,卧薪尝胆近百年的庞大组织异能军……隐藏在暗处的势力蠢蠢欲动,意图颠覆世界。如果注定无法成为英雄,就从今天开始当反
历史 连载 4万字
启禀王爷:王妃又在装柔弱了!

启禀王爷:王妃又在装柔弱了!

大木头647
银针翻飞,她是来自21世纪的邪医佛陀。剑眉微皱,他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大齐萧王。 一次意外,两个原本毫无关联的人扯上关系。 第一次“萧王府不需要女主人”第二次“其实要是那个女人也不是不可以”第三次“嗯,我家夫人天下第一” 月黑风高夜,萧府书房 “王爷,你怎么在这儿!” “你是再找这个?”萧王怀里拿出火灵芝 林少倾上前去抢,却被萧王直接墙咚“看你这意思是要拿完火灵芝直接跑路啊!夫人。” “呵呵!
历史 连载 38万字
大宋武夫

大宋武夫

引弓
此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历史 连载 65万字
重生种田之巧娘

重生种田之巧娘

鑫之恋
一个意外让我在未知国家重生,一穿过来,睁开双眼,这里是那里?破旧的茅草屋,一个少了腿的凳子外加上一张快要裂开的老旧吃饭桌和一张石头搭的烂板床,还有满是补丁的衣服外加一床薄的不能再薄的黑乎乎的棉被。啊!老天爷你这是在开玩笑吗?这不是又让我重回解放前了吗?还是那种比解放前还要穷的年代。 别人穿越过来会种田会炒的一手的好菜,会上山找药材卖,会找到稀奇物品,我什么都不会,在家就是过着大小姐的生活。来到这
历史 连载 1万字
天汉英娇

天汉英娇

泽恩居士
浩浩寰宇,群星璀璨,黑洞中开,这边是昨日,那边是明天。 蔚蓝星球,神木参天,海阔天空,此处是海角,那边是天涯。 铁血金刚霸道,斩杀恶魔。 姣丽神女慈悲,救苦除难。 骁勇战士纵横四海, 灵智机巧驰骋八荒。 刀剑如梦,劈开尘世的记忆。 柔情似水,冲开苦难的牢笼。...... 大浪淘沙,蓦然回首,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展开】【收起】
历史 连载 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