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病 (第2/2页)
绍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青黛在飞机上时就一直在看资料数据,到了当地有忙不迭的对患者身处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时间长短,整体进行判别和确定。中医上来说,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到了之后才发现,塞拉利昂卫生部门的要求是医护人员尽可能减少与患者的接触,并减少有创操作的进行。所以患者入院后的抽血次数很少,血量又有严格的限制。所以完全无法得到完整严密的数据报告。而最依赖数据报告的西医在这时候就派不出多大用场了。
中医的优势在此时就显露无疑了,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了望、闻、问、切四种论断疾病的方法。中医诊断实际就是对疾病症候的辨识,首先是辨别确定疾病证侯,也就是确立了诊断,也就具有了治疗疾病的依据。
青黛与徐教授一行人在仔细把脉后,发现这病的脉象符合中医“暑瘟”“湿毒”的诊断,本病发病急、传变速,由表及里传变。暑邪内郁,易于化火,传变迅速,极易伤津劫液,闭窍动风。中医认为本病内因乃正气虚弱,不耐暑瘟、湿毒之邪,暑湿邪毒经肌肤表面传人,病邪按卫气营血规律传变,病情逐渐加重,严重者可并发厥脱证导致死亡。这些都很符合病人的发病症状,可以确定是温病无疑了。而对温病描述讲解最详细的古籍应该就是《伤寒论》了,这恰恰就是青黛最擅长的经方典籍。
青黛和徐教授商量之后,决定首先用温和的时方对病情进行控制,于是就使用“克毒方”金银花、栀子、黄连、苦参、生地、藿香、生石膏,制成中成药颗粒,对德博亚病毒病进行干预治疗,以改善临床症状并降低病死率、阻断疾病发展。
这一天结束,青黛躺在床上才感觉浑身瘫软,大汗淋漓。太累了,真的太累了!
防护服就非常沉重,还要穿着它一刻不停的走着站着,一边诊治病人一边大脑还要高速运转,寻找任何出现过相似症状或脉象的典籍脉案。身心俱疲,青黛一根指头都不想动了。
闭目养神,高速运转的大脑却还是停不下来,以此脉象来看,用加减复麦汤或可缓解病情,本来已经想的好好的,青黛此时却仍是总感觉有哪里不对劲。
青黛做起来,开始翻看今天记录的脉案。记在手机上的,手机也装了防护袋。青黛将备忘录翻出来,拿着小狼毫,一字一句的抄下来。
徐卓诗和青黛是同住一屋的,此时洗漱完出来就见青黛拿着毛笔还在挑灯奋战:“你怎么用毛笔写啊?哇你的字真漂亮……”仔细定眼一看发现青黛在抄脉案。于是和她讨论道:“我今天把脉的几个病人倒是很符合《温病条辩》里的描述,若是用经方,照方用药应该不难。”
青黛皱着眉头望向徐卓诗:“恐怕没那么简单,你看这些脉象,寸迟关沉,不仅有温还有湿。我原先也想着用加减复麦汤或许行得通,但看这脉案我感觉用加减复麦汤可能会加重湿气,使病情沉郁。”
青黛一分析完,徐卓诗看着脉案也发现了问题,皱着眉头不知作何解。
正愁眉不解之时,青黛却猛然想起一本书,清代温病学家余师愚的《疫诊一得》,这本书就讲述了很多温病疫症的处理方法,或许在其中可以获得启示。青黛赶紧打开电子阅读器,找到了这本书。
其中果然有关于温病疫症的诸多描述,青黛马上如饥似渴的开始阅读。相比于讲理论大略的中医典籍,这本书更像一本脉案,就是余师愚在诊病过程中整理的一些脉象想法和解决方案。更具实用性,对此时的青黛来说就更有用处。
书中有述的病症,诸如“头痛如劈”、“遍体发炎”、“骨节烦痛,腰如被杖”、“大便不已,小便短缩如油”,诸如此类病症,与德博亚的病症十分相似。
病症相似却难免若有变动,青黛想要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猜测就需要进一步的对病人进行诊断,这进一步的诊断就是舌诊。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