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涂有点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夏王朝,清河流域,龙首镇依山傍水。然而这山,不是卧龙隐仙的山,而是毒虫妖魔的瘴山。这水,亦不是秦淮艳水,而是害民伤生的恶水。
按理来说,如此的险山恶水,应该少有人烟才对。但事实却正好相反,龙首镇比平常小镇的人口还要多上几倍,有限的安全地域拥挤建造着已看不出风格样式的二层小屋。下面一层倒也过得去,石基石墙,往上看,却是混杂着各种可以当做建筑材料的二楼,摇摇欲坠仿佛下一刻就会轰然倒塌。但仅是能稍蔽风雨,对龙首镇居民来说,都是十分不易的。
多年的清河泛滥让龙首镇各处残留着洗刷不净的淤泥。清秋刚过,一场寒雨又让小镇中衣衫褴褛的众人忧虑了起来。
拥挤却沉寂的街道,一声声泥足深陷又奋力拔起的响声打破了这笼罩整个小镇上空的迟暮气味,正往镇子深处去的少年洋溢着青春色息,埋头苦干的不幸人们抬头,原本满目愁容的脸庞瞬间乌光消散。
“暮河,李伯伯身体可安好些了?”
“殷叔好,爷爷身体好多了……”少年不擅长地笑了笑,一个一个地打着招呼。
“小暮好像又长高了,今年可是狠着劲地长身体呀!”
“对的呀,小暮今年要满十四了,可不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么。”
“小暮,小暮,姨娘昨儿打了条二十多斤的乌鱼,待会来姨娘这吃饭,姨娘给你好好补一补…”
两街的人们,刚才还愁容满面,少年一来,就仿佛打开了话匣子一般,你一言我一语,回归了拥挤街道该有的嘈杂,带着生活中该有的暖意。
脚步放慢的少年任由赤足裹在刺骨淤泥里,面容带笑,听着东家长西家短。
这里的居民,大多遭遇悲苦,或逃了是非苦地,或保得一命隐姓埋名,流落在这偏僻穷苦的龙首镇,尽管生活艰苦,却能保住一条小命,算是xìng yùn了吧!
十四年前,暴雨连下了几天几夜,清河已经溃了堤坝,山上的毒虫猛兽也下山避雨,冲进了龙首镇。一时间,衰鸿遍野,幸存的居民也是满心绝望,蜷缩在角落里等待着死亡。
然而第二天一早,人们惊奇地发现自己还活着。洪水猛兽也尽皆退去。正在人们狐疑着口诵菩萨保佑之语时,堤坝上传来一阵惊忽。
劫后余生的居民围聚了过去,不及走近,白花花的鱼肚连成一片,成了这些悲苦人们心中今秋最美的风景。朴实的居民不住地拧着自己手背上的肉,一阵痛吟声四散开来,这才明白过来眼前的一切并不是白日梦。
少年便是那时同满岸肥鱼一起出现的,尚在襁褓中的婴儿被乐善好施的渔夫老李头捡了去,取名暮河。
时光如流水,带走了龙首镇许多困苦的人,也带来了许多只在能在此落根的人。
生死往来,原来天下之大,找个容身之地并不容易。这是龙首镇镇民半生的写照,也是小小少年的第一个人生启迪。
……
十四岁的暮河面目俊秀,微黄的脸庞上一双桃花眼莫名给他添了几分书生气息。大概是长年下水的缘故,身体锻炼地修长又显得格外有爆发力,宽旧的衣衫衬得身影有一些削瘦,不得已露出了清白好看的锁骨,成了这陈旧腐烂小镇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行至小镇深处,大片杨柳在河风下清拂,绿荫掩映下有一处破旧石屋,简陋的院墙高矮不一,干涸的水草与淤泥随意搭在墙上,混合出怪异的颜色和气味。
推开摇摇晃晃的枯黑柴扉,院内的整齐出人意料,院角茂盛青翠的菜蔬给人恬静闲适的感觉。
暮河脱下了已经稀疏的蓑衣,大步轻跃,穿过后院,走到青石岸边的老人旁边,轻轻地为老人披上了蓑衣。这个老人便是收养暮河的渔夫了,镇上人只知其姓不知其名,便都管他叫老李头。
看见系了过来的蓑衣,斗笠下满是风霜痕迹的头侧了过来,推了推身旁满桶的活鱼,便又将目光放在江面上了,一句话也没说。
暮河会意,一片儿泥砖灶台上便飘起了袅袅炊烟。
然后是吃饭,洗扫,闲聊,睡觉,一切都按部就班,平常地不能再平常了。
夜色幽深,连树梢的寒鸦也早已睡去了,河边小院里一道黑影却还在不断闪动,在将要消失的月色中,这道身影打着的一招一式都极为玄妙,运气吐气间,道道月茫随口鼻而入,游走全身后带着浊气从毛孔里流出,一套拳法招式下来,周身通泰的舒爽让寒夜中传来阵阵轻吟。
这轻巧灵活身影不是别人,正是龙首镇的清秀少年暮河。
而暮河所练的,便是老李头的传家之宝《吐息决》。
修士强大,大夏王朝之人皆以可修神修仙为傲,而一部不凡的修行典籍,动辄便是引发血案,灭门夺宝,不在少数。
李家便是不幸的中的一个,老李头逃得一命,死生一线中流落在了这龙首镇,从此便隐姓埋名,成了个小小渔夫。
这《吐息决》包括入门篇和习武篇,入门篇介绍了修行前三境。第一境为习武境,分为血肉、筋骨、窍穴、吐息四小境界,是《吐息决》的主要内容。修行过了习武境,便可吐息日月真气,洗髓伐骨,改变人族天生孱弱体质。
如果说第一境修炼的是肉身,那么第二境入道境便是修练灵魂,同样分为坐观真我、凝魂聚魄、天心燃灯、灵台出海四小境界。而第三境便是五神境,修士利用五脏之气修出五尊神灵,至于其中奇妙,却因《吐息决》缺页而不可得知了。
暮河资质超人,短短半年,便已入窍穴境了。如此神速,大都得益吐息决将习武境中第四层吐息巧妙地移到了第一层,习武之初便开丹田,纳真气,蕴养肉身,让修行事半功倍。
可世间之物自有他原本的道理,将吐息放在最前,早早地吐纳天地灵力,的确对修行大有裨益,却忽略了人的资质有高有低。对于资质低的人来说,将最难的放在最前,大大削弱了努力对修为的成就,天资悟性不够,便难以修练下去,结果间接导致了李家衰微,进而得了个怀壁之罪,落了个家破人亡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