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下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个男的美术教师已从司令台后边写好了小黑板:“打倒大右派、美女蛇的老公高澄怀!”冲上台将小黑板挂到了高澄怀的脖子上,一把将他推到了王校长身边。
会后,那个地区副专员找高澄怀个别谈话:“高老师,你要是能够揭发出两个老师的言论,就可以抵销你一个人的罪行。”
这个灵机一动想出来的“揭二抵一”的办法,一时间成了全地区推广的先进经验。可高澄怀始终没有为了保“一己”去揭那“二个”,他想要是自己一人之罪行能抵得同组那两个人的言论,值了。更何况他俩那晚说的话没有错,确实好多地主富农上中农没有剥削过农民。
第二年暑期,高澄怀夫妇戴着中右派和大右派的帽子,被赶到了离城二十公里外的山区浦塘小学“监督劳动”。那时儿子高曙光才五岁,和三个姐姐一个妹妹来到了这个偏远的农村小学。在这个民风淳朴的小山村,高澄怀一家六口安安淡淡过了几年,可高曙光十二岁那年,这个原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小学校,来了帮城里穿制服的小年轻,他们穿戴着没有领章帽徽的山寨版军衣,手臂上套着正宗版“”袖章,手里拿着红缨枪,给高澄怀夫妇带上用旧报纸糊就的高帽,高帽上写着“右派分子某某某”,一路游街一路押送,回到了婺州四中。在当时戴上右派分子帽子的操场上挨批到第二天凌晨,高澄怀被打断了三根肋骨,王校长被扭断了右小臂,加上又累又饿,直至倒在司令台上,好在闻讯赶来的几个浦塘村学生家长把他们所敬爱的老师抢回到村里,隔壁村的土郎中经过三个多月细心治疗,治好了他们的伤。
到了一九七九年四月摘除右派分子帽子,高老先生已过了退休的年龄。王校长恢复了婺州四中校长的职务,要将高老先生返聘回校教美术,但他却被之江师范大学刚刚建立的美术系请去教国画山水。
小苏跟高澄怀先生学画山水已有好几年了,郭老三经常听她说起先生的画品人品。如今好像了一个中国画复兴的伟大时代,你画我画大家画,画不了几天就出画册,开画展,言必称画家,甚至言必称大师。有些个“大师”,画画就是画人民币,画不咋的,画艺不见长进,可画价节节攀升,今天五万一尺,明天五十万一幅,到他家里去买画,他还故作高深,买不到,要排队,吊你胃口。实际上,画价一高,有的“大师”就作坊式生产,十几张白纸钉在墙上,画《老子出关图》,就先画好十几个脑袋,再画十几个脖子,十几个胸脯,十几个肚子,十几只牛,这哪儿是画画,是在生产高价产品的零部件。
可高澄怀先生每画一张画必从生活中来,从情感中来,从学养中来,从书法中来,不满意的就撕了,满意的,要么留下来,要么写封信寄给朋友欣赏惠存。偶尔,有人上门来买画,问他多少一尺,他说,你随便给,于是人家给不到一千一尺,他还买一送一,连连说,卖贵了,卖贵了,我的画是不值这么贵的。可他哪里知道,一转身,买了他画的,星期天摆到古城老街上,卖到了四五千一尺。儿子高曙光在老街上看到了,回来告诉老爸,老爸不但不气,还很体谅地说,人家可能有困难,能用我的画赚一点也好的,明代大画家沈周发现贫苦人仿他的画,只要画得好的,还会给人家添上几笔,题个款,以便让人卖个好价钱。“画总要的嘛!”这是他说服儿子孙子的最大理由。
儿子高曙光感叹:“哎,像老爸这样的人当年居然戴上了右派的帽子!真是天打雷劈啊!”
孙子对父亲说:“爷爷是有帽子的假右派!你是没帽子的真右派。”
孙子太了解他爹了,牢骚怪话一大堆,耳朵都听出老茧了。
每当听到儿子在孙子面前抱怨社会,高老先生便瞪圆了眼珠子,责骂他:“我是清朝末年生的,吃过的盐比你吃的饭多,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多,日子总还是今天过得好啊!”
中华大地,无山不秀,无水不美——这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在高老先生眼中,人生哪怕曲折再多,生活仍然是美好的。就像他笔下的山水,笔到之处皆美景。
。
创篇,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真诚感谢你的点击和陪伴。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