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我的子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从上次刘和参加完蔡府酒会之后,刘和没事便对自己记忆中的古诗词给背诵整理了一遍,为的就是应对这古代文人名目繁多的各种酒会,所以对于作诗刘和并不感到为难。
“今日恰逢冬至,那和儿便以这冬至为题作诗一首,还请诸公斧正。”
说罢刘和便仰头沉思,很快就想到了一首杜甫的《小至》。于是开口道: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刘和一气呵成,没有半点凝滞。
这在刘和看来不过是背诗而已,不过在在座的众人看来,那就是诗如神来。
在座的诸位都被震撼住了,一时间全场静的出奇。要不是火盆里的炭火不时闪动两下发出轻微的噗噗声,刘和还以为是时间静止了。
“看来装*逼装过头了也不太好,以后自己还得收敛一点才好。”刘和心中不由得暗暗想到。
“和儿才华横溢,真是令人拜服啊!”蔡邕第一个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刘和两次酒会的表现实在是太过惊人,他甚至很是遗憾自己怎么没早点发现这个奇才收为弟子,白白便宜给了卢植。
“这首诗写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写出了孕育着的春机。云物不殊,教儿斟酒,举杯痛饮,妙哉,妙哉!”马日磾作为发难的发起人,也没有想到刘和才华竟如此。
郑玄捋着胡须点了点头道:“嗯,和儿之才确实非凡,只是不知和琰儿相比,两人谁更胜一筹了。”
琰儿?
刘和听到这个名字心里颇为激动,在蔡府之中提到琰儿的,那就只有三国的大才女蔡琰蔡文姬了。
只不过蔡琰作为一代才女,虽然博学有才、善于辩论、精通音律,但是历史上命运却颇为坎坷,很是生动的为后人阐释了什么叫做红颜薄命。
她先是嫁给了河东卫青的后人卫仲道,结果卫仲道死的很早。由于没有儿子,她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在汉献帝兴平年间,天下大乱,蔡琰被胡人的骑兵掳掠去,被迫嫁给了南匈奴左贤王。她在胡地中生活了十二年,为左贤王生了两个儿子。曹操向来与蔡邕交好,统一北方后,心痛他没有后人,就用重金将她赎回,改嫁给了董祀。
刘和在后世就非常喜欢有才的女生,因为她们不管漂不漂亮,都会有一种诗书的气质由内而外散发出来,让人为之折服。而蔡琰作为中国四大才女之一,那究竟给人的感觉如何,刘和实在是无法想象。
“琰儿虽然聪慧,有过目不忘之才。但凭心而论,才华比起和儿,怕是还要略逊一筹啊!”蔡邕叹了口气说道。
听到这里,刘和心中不禁得意的想道,要是剽窃都比不过蔡琰,那自己真的是可以拿块豆腐撞死算了。
这时,马日磾嘿嘿一笑,坏坏地看了一眼蔡邕说道:“嘿嘿,和儿呐,老夫这里有一门上好的亲事,你有没有兴趣呀?”
“呃,这……”
看了看马日磾的一番表现,刘和心里猜到这马日磾肯定打得是自己和蔡邕的女儿蔡琰的主意。说实在的,刘和心里是一万个愿意,只是他来到汉末初逢此事,也不晓得该怎么回答才好。
这时蔡邕一手把着酒樽,瞥了马日磾一眼轻哼道:“我说马叔翁你个老家伙别乱牵红线好不好,老夫的女儿可不愁嫁。”
说罢,还颇为幽怨的看了刘和一眼,暗道这小子怎生不识好歹,自己的女儿在整个大汉有多少豪门贵子眼巴巴地望着,要不是尚未到及笄之年,自家这门槛还不早被踩破了。但这小子这倒好,居然还犹豫着没答应。
刘和当然不知道自己就这样被莫名其妙的幽怨上了,只是听了蔡邕的话更加肯定了自己心里的猜想。
幸福来的太突然,刘和心里突突乱跳,整个人都看着傻了。和蔡邕这样的当世大儒做亲家,倒也算门当户对,如果自己愿意,想必父母亲也应该会同意。只是刘和一个人还是不敢做主,只得求救似的看向了自己的师父卢植那里。
俗话说恩师如父,看着卢植抿着手里的酒樽微微地点了点头,刘和才憋足了勇气道:“如蒙蔡公不弃,小子自是愿意。只是小子不知琰姐姐是何意,故不敢轻易应口,还请蔡公勿要见怪。”
来蔡府之前,刘和就通过打听得知蔡琰今年十四岁,比起自己还要大上两岁,所以才称了一声琰姐姐。
蔡邕听到这里心里才稍微舒服了一点,但是面子上依旧放不下来,只是又轻哼了一声没说话,不过脸色倒是好了许多。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