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世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同时在龙行的房间里,他们一行六人也在交流着。
年纪最长已过40身材修长白面无须的张志对龙行说:“你要来新城还真是吓了愚兄一跳啊。”
“是啊,龙老弟你说要在这偏僻的地方给一个幼年守备当手下真是把我给吓懵了呢。”
30过半脸色枣红的周端也随声附和。
30刚过脸色蜡黄酒糟鼻的黄安说:“但是一路行来真是大开眼界啊!”
20后半身材高大英俊的刘笃点头说:“是啊,麦粟轮种、水稻两季、铁制农具、畜力耕田,还有那些重没见过的农业用具和水利用具,新城所发生之事将是明日天下之趋势啊。”
最年轻的也是最英俊的蒋纪说:“还有那骑兵所用的金属双马镫,高桥马鞍,以甲兵带乡卒,屯田这些军事措施也是匪夷所思却效果非凡啊。”
“是啊,这些并不是凤鸣老夫子应该知道的事情吧,那么就是那位守备所为了吧。凤鸣老夫子30年来云游四方讲学不倦致力于化解各族矛盾,想要解民倒悬。可惜的是天下越来越乱,各族仇恨越来越深,他老人家才会于15年前归隐山林啊。可我去拜访他时他竟然已经不知去向,接着找张云他却奉凤老夫子之命去了别处,所以我赶紧去了陆道忠那里。还好在他还没有出发前拦住他问出了缘由。现在看来真是来对了地方了。你们还记得吗?今日周国开国之祖就是洛邑守备啊,他由洛邑起事攻灭13国而建周王国。”
“那么龙哥你觉得,这个小守备会把你安排在哪呢?”
“呵呵,不出意料的话,刘长风会把我和凤老夫子放一块去。既让我们龙凤争鸣,又让我们龙凤相争,这样的地方只有一个吧。要我,我也会这么做。”
梁雄汉来到新城休息了两天便急不可耐地要返回汝城去调查汝城剩下的民众现状。考虑再三我决定让汪鹏和他一齐去汝城统计人口,给他们安排马车带上两个月的粮食,他们就出发了。
三日后汝城军民大队抵达,我让龙行、凤鸣共同主持了安置。我向随我平叛的将士按层级按例发放了赏钱,另外我自己也自掏腰包买了三头肥猪犒赏他们。而功劳被抢的王益、王铿我每人给了他们2两黄金作为奖赏。战死两人都给予了抚恤给他们两家一头牛一付犁,地10亩。
晚上凤鸣的学生们聚在新城塞凤鸣的房间里。
“抱歉老师,学生被龙先生纠缠的没办法只好透露了您行踪。”
“不怪你,道忠啊,多谢你了。总是老夫一枝独秀,守备大人难免感到为难。龙行是令老夫也佩服的逸才啊,老夫也曾想过邀他来新城,可是他行踪难定所以只得作罢。为了不给守备大人添不必要的麻烦老夫才没透露行踪给你们之外的人,现在他主动来了真是好极了。”
“可是他来了的话,守备大人分配起职位来也会感到为难吧?”
口直心快的潘省直截了当地指出了问题。
“不会的。刘长风应该会给老夫和龙行安排到一个好地方去的,既让我们竞争又让我们为新城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啊,对了你们记得吗,这是瀚水啊。当年就是在这附近的瀚水之滨,秦帝国崛起了。”
水稻丰收了!
新城30000多亩亩产25石每亩合计75000余石,入公仓37500余石河西水利建设没能没跟上只能达到22石,8000余亩合计17600余石。
龙宝不等我稻子收完就又跑来希望买粮了。这次龙行和凤鸣也在座,龙行在脑中迅速计算了库存和消耗后,坚决反对卖粮食。他指出收获的冬小麦大部分得做种子。他还计算了存粮,指出尽管移民多多少少有粮食,但是即使加上收获的粟米、稻米,撑到麦收也不是很充足,还得考虑明年春耕的种子需要。这是我没细算的事情,凤鸣算账也不是很快,龙行在真是帮大忙了。
龙宝这次不像上次那般坚持,只是恳求我再多卖些麦种给他,凤鸣和龙行都表示了赞同。于是我批示给龙宝再卖200石麦种,这样龙宝就有450石麦种了,能种3500亩以上的田地。接着我询问了龙宝开垦的情况,龙宝有些兴奋地介绍说他让手下16个成年奴隶去买了4000亩瀚水边的地,召集了卖地给他们的102户农户进行了垦殖,靠着买的20头牛和铁制农具,尤其翻车帮了大忙,现在已经完成了前期的开垦工作。
最后龙宝很得意地告诉我:“潭邑的守备杜正杜大人常常过来看我们耕种,不仅亲自下田扶犁还踩了翻车提水。”
杜正杜大人吗?他好像是杜上大夫家的庶出吧。没想到是这么亲民的一个官员呢。
对龙宝感到有些愧疚,所以我免费给了他记载酱油和咸肉做法的竹简。但做法很是粗略只有大概的步骤,其它的得靠龙宝自己摸索了。不过这些事情,本来交给商人们去做比我用政令耗费公帑强制做效果更佳。不过为了能尽快制成酱油,我建议龙宝去找擅于做酱的侏儒和农户做酱油。虽然很期待,酱油至少需要一年才能做成吧。
我买的那些盐农忙时给民众们补充体力用了些,剩的刚好做咸肉。
很遗憾,熬到新城的541名女子中有29人没能从伤病中恢复过来就这么走了。剩下的512名女子分配给了开垦贡献大的无配偶者,按龙行的建议新城还有生育能力的寡妇也都分配了人家,由于大旱能移来的人精壮男子居多,使得本来男多女少的新城比例更加失调了。
紧接着小麦的播种开始了。
截止9月底新城种麦地36000余亩,河西种麦地31000余亩。打开公仓借出了3500石小麦作为种子,不过这次是必须还的,库存小麦没了。虽然丰收但是饥民蜂拥而入,所以必须精打细算。只要能熬过明年我们就有余裕调剂了。
因为接受了汝城难民加上各地移民饥民,新城人口在十月初时暴涨到军民20000余人,河对岸涨到8500余人。要养活1个人平均要3亩地,尽管粮食丰收,我们还是必须精打细算地分配粮食到麦收为止。
兴修水利,开垦新田依旧继续着,一家人均有地8亩的参与兴修水利和军训,没地的或少地的家庭则开发新田。幸好不但凤鸣、龙行他们来了新城,其它一些地方听到新城广收有文化的人消息的读书人也纷纷赶来了新城。由凤鸣和龙行主持这些读书人学识好的编入义学教学,其他的辟为属吏前往各地核实各家田亩造册,很快的确定了劳役军训的安排。真是多亏了这么多识文断字的人到来,我们得以有足够的人手调查清楚各家各户的情况。
10月1日,义学开学了。新城城区所有7岁-12岁的儿童凭自愿来参加。由于8月就已经在到处宣扬了,并明确表示孩子就读成绩年考能合格者,减免赋税一成,果然参加者十分踊跃。但是新城果然很新,只有不到300名适龄的儿童,14名老师完全能够对应。
建立了两个义塾,凤鸣和龙行各自负责一个,两者相距不到一里路。把儿童们按入学测试的成绩分为3个年级对半分进义塾,我下令每个月把两边的孩子汇集到一起进行考试以便检测学习情况。主试官我选择了以教学严格,为人正直而闻名的陈景文老夫子。
已经是初冬,天气愈冷,江风透过窗户的缝隙灌进屋来让人不由地缩了缩身体。我为了便于进行魔法和法术的训练便将办公地点改在了新城塞,我在卧室做完魔法和法术的训练后蒂娜亚按惯例起身离开,蒂娜亚还没能走出屋子门口就传来了张福的声音:“守备大人,潭邑守备杜大人已经到了堡外,可否放下吊桥让他进来?”
听龙宝讲这位杜大人亲自下田扶犁踩翻车时我就有预感他会主动来找我,只是没想到他会连个招呼都不打就直接到门口了。
“放下吊桥,迎接杜大人。”
(本章完)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