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比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人们商量半天也没有个定论,现在的问题不是该不该交那13两的灌溉费,而是就算想交也没钱交。
去年天逢大旱,粮食收成少得可怜,现在一大家子人还指望着家中这点儿余粮吊着命呢,这难道要卖粮?这是不可能的。
“这若是不给他们的话……怕是……”凌老爷子语气充满担忧,这胳膊怕是拧不过大腿。
杨氏忽然灵光乍现,想起了近一年未归家的三弟四弟,这快一年的时光,想来他们该有点儿存余吧,她忙不迭道:“爹,何不托人捎个口信儿给县城里的三弟四弟,让他们往家中送些银钱。顺便让他们多捎点,安国都十一岁了,别家孩子都在学堂里念了好几年书了,他也该去蒙学了,总不能一直这么等着吧?”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老大两口子想一块儿去了,凌继文正想说呢,见妻子说了他赶忙附和:“是啊,听说三弟在县城点当铺做掌柜哩,那一个月月钱可是七八两啊!”
凌老爷子当初的想法确实是要培养老大一家读书,而且也说过等以后宽裕了就会让安国去蒙学。可这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养一个大的已经很吃力,再养个小的,哪里有钱给他交束脩。
哇,蒙学?机会来了!
凌安福放下饭碗,举起小胖手:“阿公,我也要蒙学!”
见哥哥说要蒙学,小丫头凌姝美也是有样学样儿:“阿公!我也要蒙学!”
两兄妹一闹,本就焦头烂额、一肚窝火的老爷子感到更加烦闷不已,仰头将杯中的米酒一饮而尽。倒是一旁的老太太沉不住气了:“你们两个捣什么乱,你们是读书的料吗?你以为读书很容易呢?”
“狗子别闹,我们不上去蒙学。”一旁的父亲凌继武拍拍儿子的肩膀劝说道。
“可我真的想去蒙学啊,爹。”凌安福诚恳地说,他觉得上学什么的是必须的,你要是不是读书人或者当官的的话,出个远门都困难,只能一辈子窝在一个小地方,更别提想做什么事业了。
对面的杨氏见凌安福一本正经的样子,掩面噗嗤地笑了出来:“狗娃子,你以为读书是你想读就读呢?得先看看你有没有这个命!你大伯和你安国哥可是文曲星下凡,算命的都说了,人家可是当状元的命!”
看着大伯母一脸洋洋得意的样子,凌安福强忍笑意,切,还文曲星下凡呢,堂哥我不知道,但大伯绝对不是什么文曲星下凡,登徒子转世差不多!
谈话间,饭菜不知不觉就被消灭干净,只剩下空碗空碟,凌安福意犹未尽地舔着嘴角。虽然饭菜味道不怎么样,但是肚子饿了吃啥都是香喷喷的。
“我前些时日去县城的时候不是带了点儿胶牙饧(xing)回来吗,去掰点儿给狗子。”凌老爷子见凌安福舔嘴的样子,想着娃子生病刚好应该补补身子,可是这家里也没有什么余粮了,忽然才想起自己不久前从县城带了点儿吃食回来。
老爷子身边的吴老太太正准备起身的时候,一边的大伯母杨氏机灵的抢在她前面起身:“娘,您累了一天了,歇着吧。我帮您去拿。”
吴老太太看着杨氏,满意地点了点头,心想,这读书人就是不一样啊,把女人教得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