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们四散而逃,但刚才谈论诗句的三个世家公子却依然在那里谈笑风生。其中年长的公子点了点头,就见从他们身后走出一个家丁向这边走来。家丁步伐稳定,就好像魏家的人不存在一样。他走到山伯面前施了一礼,轻声问道:“在下王童,敢问小郎君,不知这墙上的绝妙诗句出自何人之手?”
魏索见这个下人神色平静,似乎一点都不担心被魏家家丁殴打。一个下人,气场都如此强大,更别说后面的主人了。他悄悄地问魏三:“他们是什么人啊,怎么比我还牛,上虞县有这样的人么?”
魏三不敢说话,只是用手指了指远处的马车。刚才人们挤得水泄不通看不见,这时刻人群散开马车就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个年代能用马车代步的人,整个江东也找不到几家,而且人家还在马车上刻了几个字“琅琊王氏”。
魏索心中登时忐忑起来,平民百姓他不怕,可这琅琊王氏谁惹得起啊,就连当今皇上也不敢啊!人家是整个晋国第一家族,而魏家在江南充其量算二等士族,这根本没法比啊!远的不说就说近的,王羲之可是会稽郡內史,那可是父亲的顶头上司啊!看着样子,即使我上去打招呼,也会讨个没趣,人家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我呀,还是赶紧走吧!
魏索远远地冲着几个世家公子深施了一礼,然后一挥手,带领着手下家丁奴仆们一溜烟地走了。
山伯也看见了写着“琅琊王氏”字样的马车,但他对这几个公子派个下人来问话感觉有点不爽,这分明是怕失了身份呢!琅琊王氏是高等士族,他们不敢跟自己这个下层的商人交谈,害怕传出去会堕了他们一流世家的威望。但又喜欢这墙上的绝妙诗句,所以才叫下人前来询问,估计在他们眼里,我连他们家的下人都不如。唉,都被人家胡人赶到南方来了,还在这里自恃身份,讲究排场,让我说你们怎么好呢?
但不管怎么说,魏索可是看见他们逃跑的,人家帮了我一个大忙,我也不好冷落了他们。山伯还了王童一礼,微笑着说:“这些诗句乃是家中先辈所做,祖宗名讳不便言说。多谢贵主人相助,这里有两坛好酒,还请笑纳。”
说着话,山伯让伙计从酒铺的地窖中搬来两坛好酒送到马车上,几个世家公子依然在谈论,就好像没看见一样。
王童回去禀报,其中较为年长的公子听完后,稍微沉吟了一下,然后一挥手,一群人转身坐上马车就走了。
马车内坐着的三个年轻人都是王羲之的儿子。老二王凝之,字叔平,老五王徽之,字子猷,老七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弟兄三人这次是奉了父亲之命前去东山拜访谢安的,路过上虞县城恰巧碰到山伯卖酒被砸,三人对砸酒打人的事情毫不在意,倒是那两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坐上马车就开始讨论起来,话题就是这么绝妙的诗到底是谁写的。
王凝之年方十六了,大兄夭折,他现在就是家中的长兄,长兄就要有长兄的样子,他沉吟着说:“这两句诗堪称绝妙,豪迈之气无人能比。那个梁山伯说是他的先辈写的,可是这么好的诗词一出手就会传颂天下,也会被录入诗集之中,我们不可能不知道啊!”
十二岁的王徽之聪明调皮,他不屑地说:“二兄,他这明显就是托辞。但我也不相信他一个卖酒的能写出这么好的诗。作诗之人必然另有其人。”
王献之今天刚刚七岁,小名叫官奴。他仰着笑脸,学着大兄的样子说道:“那也不一定啊,这个梁山伯,既然能造出好酒,为什么就不能写出好诗呢?”
一说到酒,王徽之马上坐不住了,“对啊,那个人还送给我们两坛酒呢,赶紧叫人来打开,看看是不是真的三杯就倒。”
王凝之一副老大哥的样子,挥手制止道:“肯定是好酒啊,当时你没闻见那香味么,整个县城的人都差点被熏倒了。我看就把这两坛酒送给安石先生,请他尝尝。好东西就要给长辈先用,回来的时候我们再去买几坛给父亲带回去。”
一看捞不着喝酒,王徽之有点败兴,顿时无精打采起来。
一向和五兄关系紧密的王献之歪着脑袋说道:“二兄,这酒闻起来很香不假,是否好喝,却不得而知。万一好闻不好喝,冒然献给世叔,岂不被人笑话。不如我们打开一坛尝一尝,果真好喝的话,我们再送不吃。”
王徽之感激地看了看王献之,说道:“官奴,数你最小,却最聪明。如果这酒真的好喝的话,我宁愿相信那两句诗是梁山伯所做的。二兄,我就尝一口,你看行么?”
王凝之无奈点头答应,让人停下马车,搬上一坛酒来打开,王徽之喝了两杯后,连呼好酒,要喝第三杯时,被王凝之死活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