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刘荨接到罗朗的辞职请求的时候, 整个人是懵逼的。
虽然他曾听过罗逡和罗朗要考科举,但罗朗既然提出第一次科举官员也不准去, 朝臣们还一致同意了, 他以为罗朗是准备放弃了。
哪知道罗朗要辞职
刘荨是真的搞不明白。
你说科举就是为了做官, 你都给咱这个皇帝当主簿了, 多少人羡慕你啊,你还考什么考把机会留给后来者成吗
罗朗表示不成。他就是要当状元。
刘荨实话实说道“这个考科举是糊名制,考试成绩是可能有偶然性发生的。你不一定能考上状元啊。”
罗朗表示不为所动, 他一定能考上状元。
刘荨第一次被人给弄郁闷。以前都是他让人郁闷。
他举了许多历代才子科举屡试不第的例子, 试图打消罗朗辞职备考的企图。罗朗对刘荨口中那些和大汉相似但是背景不同的国家中的闻所未闻的才子很感兴趣, 但是不为所动。
罗朗这时候仿佛刘荨附身, 变成了任性宝宝。
不, 我就不, 就是不,不不不。
刘荨感觉自己要吐血了。
他苦口婆心“这个状元到底有什么好”
罗朗道“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个状元, 能不好吗”
刘荨扶额“你缺这虚名吗”
罗朗见刘荨一直劝他, 心里有些吃惊有些感动。
感动的是,刘荨完全是站在对他好的这边劝说他;吃惊的是,作为皇帝,刘荨却是以友人身份劝说他。
罗朗心想, 果然如友人所说,和皇帝陛下一起待久了, 就很难再将皇帝陛下单纯当君王看待。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于是罗朗这次难得的直白的说了实话“罗家之前反叛,虽陛下不计较, 总归是对罗家声望打击很大。既然家父已经为官,我也敢放手一搏。若是得了状元名声,总能洗掉些罗家的污名。”
罗朗顿了顿,继续道“而且,这一次开科取士,世家望族肯定会观望,所来的肯定大多是庶族子弟。若取中的进士大多为庶族子弟,前几名更是全部被庶族子弟占据,说不得官宦世家又会做什么事。我辞官备考,对科举推行也是一件好事。”
刘荨沉思。
的确如罗朗所言。虽然现在世家望族并未提出异议,但是他们肯定也不会立刻“自降身份”去考官。若进士一甲全是庶族子弟,说不定他们会借此抨击科举取士,说什么这些人考上官职是因为世族没有下场的缘故,说进士甚至一甲的含金量不够,为进士授官制造障碍。
若罗朗下场应考,这个障碍就会被搬离。
因为部分罗家有反叛行为,但因罗逡罗朗父子两早早投靠刘荨,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人支持罗逡和罗朗父子,罗家并未遭到毁灭性打击,在江东仍旧是数一数二的豪族。
因刘荨信任罗逡罗朗父子,将来罗家前途更是不可限量。
可以说,已经可以预见,罗家将来会在整个大汉都排的上号。
罗朗自己也早有声望,在世家中非常有名。他若应考,完全可以代表世家有才能的子弟,也会为科举取士动心。
有他当领头羊,一些有科举的心思的世家子弟也会将心动变成心动。
何况罗朗是辞了皇帝主簿的官职也要科举,更显得科举一时的重要。
因此,罗朗参加科举,的确是百利无一害。
唯一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只有罗朗一人。因为科举除了看才华,也需要一定运气,毕竟是糊名制,而且刘荨是准备推行楷书为“应考字体”,考官可不知道考生是谁,不会给你罗朗面子。
若考官的个人爱好与罗朗相反,罗朗的文章写得再好,也可能不中。
罗朗架了这么大的势,若是科举不中,定会对他个人声望造成极大打击。
罗朗其实完全不需要这么冒险。
刘荨叹了口气,道“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还怎么反对”
罗朗笑了笑,道“陛下要对我有信心,我肯定是能进入殿试的。若进了殿试,名次还不是陛下定”
刘荨点头“没错,探花”
罗朗皱眉“陛下”
刘荨把脸往桌子上一砸,道“探花要最帅的,这是我的执念。”
罗朗道“需要我殿试前先毁个容吗”
刘荨哭唧唧。
罗朗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刘荨还能怎么办
刘荨只能挣扎道“那你殿试要好好发挥,若是有一人和你发挥同样出色,其余考官都认可他才华与你差不多,那我就点你为探花。榜眼不可能,这辈子都不可能。”
罗朗嘴角抽了抽“我自会努力。”
刘荨叹气“不过你既然做如此牺牲,我也不能亏待你。”
罗朗知道刘荨定会对他有所补偿,毕竟咱们的皇帝陛下对自己人还是一如既往的心软和护短,真担心若有皇帝陛下信任的人背叛,陛下该如何是好。
罗朗道“陛下不必如此。”
刘荨道“这个肯定是有的。放心,等考卷出来,我就把殿试之前的考题泄露给你。你只需要用自己的实力考最后一场就成了。”
罗朗“”
罗朗“告辞”
罗朗非常不顾君臣礼仪的拂袖而去。
刘荨在后面喊“别走啊我也是为了你好给我回来”
罗朗十分生气。
不约,滚,就算你是皇帝我也不想理睬你了
生气了,哄不好的那种
于是最近一直在巡视的司俊回到家中,就看到愁眉苦脸的刘荨,忙问发生了什么事。
当司俊得知前因后果之后,只能给刘荨一个省略号作为回答。
你说什么不好,说给罗朗泄题罗朗心高气傲,你让他作弊,他不揍你,那是因为顾忌你是皇帝。
说真的,刘荨这性子,若不是皇帝,早就被人打死了。他简直完全不知道,对方雷点是什么。
司俊觉得心好塞。
而之后,当司俊旁敲侧击,得知罗朗虽然当时非常不给皇帝陛下面子的拂袖而去,实际上心里对皇帝陛下更加感激忠心,司俊觉得自己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他和这对君臣有代沟。
说好的生气呢说好的感觉被侮辱呢虽然拒绝泄题这件事司俊猜到了,但是事后反而对刘荨更加忠心,并且放得更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司俊最后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还好当初他决定辅佐刘荨当皇帝,而不是自己上。
他若自己上,早晚会和这些官吏互相玩猜猜猜,猜崩溃。
鬼才能理解他们心里想什么
刘荨嗯,那我是鬼啰
罗朗科举之时就这么定了,走之前,他向刘荨推荐了许和。
刘荨根本没问许和是谁,也没打算考验对方忠诚性,直接欣然答应。
罗朗好奇“陛下知道他”
罗朗记得许和的声明不显,知道的人不多才是。
连他消息这么灵通的人,都没听说许和的名字,陛下是如何得知的
难道陛下真的因于泽记恨许和可若是这样,陛下为何又同意他的举荐
刘荨道“这人是个大才,无论是对天下大势的把握,还是看人,都十分准。不过他最擅长的是军事。给我当主簿倒是来错了位置,他该是跟着前线前线去打仗才是。不过他现在名气不显,现在我这里干一段时间,待他和其他官吏熟悉之后,再派他出去。打冀州的时候让他跟着去,我心里就更踏实了。”
罗朗十分惊讶“许和之前在于泽麾下,似乎并未立下功劳。陛下如何得知”
刘荨想了想,道“对哦,现在他这个时候本来应该在于泽军中。我横插一缸子,他也没有了表现的机会,现在还名声不显呢。”
罗朗听刘荨这玄之又玄的说法,立刻不敢问了。
他可不想听雷鸣。
给刘荨当久了主簿,他也不由变得神神叨叨。这实在不是他的问题,而是皇帝陛下无时无刻不表现出“朕很神秘,朕懂很多,朕不能说但总是忍不住说漏嘴”的样子。
罗朗真的很心塞。
他和陈文、翟阳二人书信联系后,陈文和翟阳对他表示了感同身受的同情。
给皇帝陛下当主簿,都得这么过来。习惯了就好了。反正不想折寿就闭嘴,你不问皇帝陛下就不会说漏嘴。
刘荨谁说的会折寿这种造谣我可不可以派人来抓你们
咳咳,总而言之,罗朗是知道许和很厉害了。
于是罗朗更加积极的给许和写信,讨论天下大势,谈论各地英雄,以及探讨兵书。
最后罗朗得出结论,皇帝陛下说的一点都没错,许和的确很有才华,尤其擅长军事。
罗朗心里踏实了。
这样许和来当皇帝陛下主簿,应该会很快上手吧,他也能安心备考了。
当许和来到成都,罗朗端着非常灿烂的笑脸亲自在城门口迎接他,并且对他说,行李暂时放在他家,让许和跟他走一趟,他要给许和介绍一个人。
许和风尘仆仆,虽想清洗之后再随着罗朗拜访罗朗的友人,不过罗朗说他介绍的人不在乎这些虚礼,而且已经提前说好了,正等着许和去。
许和想一想,就答应了。
他提前打探到,皇帝陛下麾下官场十分忙碌,可能罗朗要介绍的人好不容易才抽出时间吧
许和一点都不担心罗朗害他。
第一,罗逡帮了他许多,罗朗又和他相谈甚欢,并打包票会在皇帝陛下面前力保他,他信任罗朗;
第二,罗逡位高权重,罗朗又深受皇帝陛下信任,乃是天子近臣。他有何利益值得罗朗算计
所以许和只用帕子擦了一下脸和头发,又在车上换了身衣服,看着稍微整洁一些后,就上了罗朗的马车。
在马车上,许和问罗朗给他介绍的是谁。
他在脑海里过了一遍成都比较有名的官吏的名字,猜测罗朗要给他介绍的可能是孔瑾。
罗朗和孔瑾交好,是吴孚透露给他的。
孔瑾算得上是庶族,他虽祖上辉煌过,到现在也没落了,两人出身算是类似。罗朗将他介绍给孔瑾,也算合适。
而且孔瑾也深受皇帝陛下信任,且是皇帝陛下唯一亲自邀请的贤才虽然这个亲自邀请据说是司公提出来的,但也可以看出孔瑾在皇帝陛下心中的特殊性。若罗朗要保他,拉上孔瑾,的确成功率更高一些。
许和心中虽已经觉得自己的猜测准了七八分,但当罗朗露出神秘的微笑,说他到了就知道的时候,还是配合罗朗做出了没猜到的神情。
许和心想,罗嘉飨真是有趣。
当他下马车的时候,他就觉得更有趣了。
嗯。
虽然罗朗的马车被特许可以直接从侧门驶入州牧府,但他得亮出同行的令牌才行。
当他亮出令牌之后,对侍卫道“另一位是许和。”
那侍卫笑着行礼,道“罗大人和许大人请进。”
许和懵逼。孔瑾家的防卫有这么严这是门卫怎么看上去不太像他身上穿的衣服和腰间陪的刀,是一般人门卫能穿戴的吗
即便是世家,也不会让门卫穿戴得这么光鲜吧
还是说,这里其实是官衙罗朗是带他来官衙和孔瑾见面
许和心里感慨,成都的官吏们还真是十分忙碌啊,连会客都抽不出时间,只能在官衙匆匆见一面。
许和并不觉得自己被慢待了。他只觉孔瑾实在是太忙,而许和和孔瑾的关系实在是太好,孔瑾在官衙中忙得脱不开身也要抽出时间给罗朗。
许和在心里想了许多,见到孔瑾该说些什么,让孔瑾更重视他,能在皇帝陛下面前替他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