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梦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之后的日子里,范蠡和西施这一对鸳鸯,又有了好长的一段相处时间。二人终日寄情山水,享受人生。我有时跟着去做护卫,有时,在家中教导孩子们。
范蠡进退随意的人生态度,让我很受启发。我有些曾经很发愁的事情,现在也不在意了。
范蠡说,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我想,即便人生漫长,也可以及时行乐,也不用为了有些心事长久地牵挂。
一切,随缘吧。
一边陪伴家人,一边著书立说,这就是范蠡的生活,他已经开始写陶朱公商训了。这个好,让更多的人能致富。流传出去,一定很多人受益的。
不过,后来,范蠡到底还是再次出去行商了,总有不得已入世的原因。
孩子们也都大了,大郎出去经商,也能为家里赚钱了。二郎喜欢做独行侠,仗着自己剑术还不错,喜欢游历人间,行侠仗义,西施好容易才劝说他同意,至少带个随从。小郎陪着母亲,在定陶过悠闲日子。三个孩子,三种性情。
本来日子过得好好的,却有一日,惊闻霹雳。二郎在楚国与人争斗,误杀了人,要被判死刑了。
西施很着急,恨不得自己前去相救。但是,范蠡让她沉住气,自己安排了小儿子,让他带上大量的钱财去救二哥。
可是,大郎却不高兴,他自小跟随父亲,一直觉得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了,现在救二弟这样的事,却交给了小弟。
他一面不放心很少出门的小弟,一面又伤心父亲不信任他,就哭着说,这么大的事情,父母不相信自己这个长子,不如死了。
他一时钻了牛角尖,母亲都劝不住。西施无奈地对范蠡说,“让小郎去,不见得救了二郎,可不让大郎去,立时就没了长子了。”
范蠡万般无奈让长子去了,千叮咛万嘱咐,让长子去了楚地,把千金交给一位智者,等待消息,别做多余的事。
大郎去了,范蠡就常常叹息,似乎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
我当时不解,私下问过,“大郎是三个孩子里跟你最久的。你不放心吗”
他说,“这三个孩子,我看着长大,秉性非常清楚。大郎跟着我行商,过过苦日子,太吝惜钱财。小郎在定陶,养尊处优,花钱不太上心,更适合做这事。可是现在我只怕大郎因为吝啬,得罪了那位智者。”
我听了心下惊慌,那也是我看着长大的孩子们,如果大郎真的没能救出二郎,不知有多内疚,可别出事啊。
“我走一趟吧。”
“不用,阿姊,儿孙自有儿孙福,我更担心的是西施。请你多陪伴她。”
后来的事情,是个悲剧。大郎果然因为吝啬钱财,在楚王大赦犯人后,误以为智者没帮上忙,又去见人家,说是楚王大赦,前来感谢,说完话却磨蹭不走。人家明白了他的用意,就让他拿走金子,紧接着那位智者进宫说了,坊间传言,误以为大赦是为了陶朱公的儿子。楚王大怒,赦免所有犯人,只杀了陶朱公之子。
大郎没救了二弟,后来又听说,大赦本是智者给楚王的建议。他惭愧欲死,被手下拦住,传了父亲的话给他,“如果救不了二弟,就替二弟尽孝,不可枉死。”
当大郎哭着膝行到母亲面前,终于大家瞒不住了,西施还是知道了。她十分悲痛。所有的孩子里,她最喜欢二郎,因为二郎行侠仗义,磊落洒脱处,最像范蠡年轻时候。
果然一切如范蠡所料,大郎因吝啬误了弟弟性命,西施又因此悲痛不已,她病倒了。范蠡找了很多好药材,为她治病。
但是心病不是药物能治好的,西施的病眼看难好。我一直陪着她,却看见她意志消沉,最后不得不骂醒她,“二郎不在了,还有大郎、小郎,你若再有事,你让大郎活不活了小郎谁管还有,阿弟呢他,你也不顾了”
西施心里还是难过的,但是她好歹振作了,数月后能下地行走了。
范蠡想起当年泛舟五湖的时光,那时西施最轻松快意,为了让西施排解忧愁,范蠡再次带着西施四处游历了。这次,我跟着他们,不为行商,只为守护。
他们,是我现在的家人。
出来散心还是对的,西施的愁苦去了不少,也看开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