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九月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为什么颜叔叔的您能接受呢?”

“檀道济与颜延之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啊,都是朝廷的官员。”阿通不服气,嘟嘟哝哝。

“他檀道济在晋时跟我是同僚,都做刘裕的参军;刘裕改晋为宋后他是步步高升,现在又被宋文帝封为征南大将军。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而且还要劝我出去做什么著作郎;接受了他的馈赠,岂不要受制与人。”

阿通媳妇说:“爹,您就顺着自己心愿去做就行了。”又指着丈夫,“他是随便说说。”

陶渊明又接着阿通打断他的话说:“我自幼过着穷苦的生活,常常为了改变贫穷的状况而奔波;但是,我的性格刚毅倔强,与流俗不合。我的处事为人,在官场上必定留下祸患;辞官回家又使你们兄弟几个自小就跟着受饥挨冻。你们兄弟和你母亲又不理解我,我内心也有愧啊!”

阿通听父亲这么一说也不说话了,只是静静地坐着。

阿通媳妇说:“爹,其实我都很尊重您的做法。只是我们说不出让爹听着高兴的话。”

陶渊明笑笑继续说:“我幼年学习诗书琴艺,喜欢清闲安静,最爱到山涧丛林中去听婉转的鸟鸣。我常常对你们说,五六月里,在北窗下躺着,清风吹来,觉着自己真的成了伏羲氏时的古人了。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为了避免祸事。自从病重一来,我知道自己在世的时期不会远了。你们兄弟五人,家里贫穷,天天要打柴挑水的劳作。没办法,我心里惦记着,又没法说出口。”

阿通也叹口气。

阿通媳妇说:“爹,您就不必挂念了,您保重自己的身体就行了。”

陶渊明说:“天地给了人生命,有生就有死;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你们兄弟五人要好好团结,你们现在分居了,是我没有办法让你们守在一起。济北的氾稚春,是晋代的一位有道德的人,他家七辈没有分居,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诗经》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咱家虽然不能像氾稚春家,但是咱要敬心敬意地学人家,这样我也就放心了。”

阿通媳妇说:“爹,您放心吧,我们会的。”

“这就好,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古时鲍叔和管仲在财产上不互相猜忌,异性兄弟都能友好;你们虽不是一母所生,但终究是一个父亲啊。”

阿通说:“我们兄弟五个会相互尊重友爱的。”

阿通的话让陶渊明很开心,于是又搬来那张无弦琴,然后如醉如痴地抚弄起来……

这一年天下大旱,接着又是蝗灾,颗粒无收。本来就青黄不接的陶渊明家境况真是雪上加霜。

已经是连续几天灶无炊烟,锅无蒸汽。陶渊明忽然想,那些施舍嗟来之粥的人也是善良的,总比白白地饿死好。这位垂暮之年的老人,因一家老小,为饥寒所迫而离开家门外出讨借。

走出家门,陶渊明裹了裹衣衫,以防寒风从衣缝钻进来。他在门前那五颗柳树下站着,很茫然,眼前的路不知道该走那一条。决定了走哪一条,这脚又沉得抬不起来,万般无奈之下才盲无目的地踏上了一条路。这条路今天变得很陌生,很难走。虽然难走,好像又担心路太短,他真想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他害怕走到路的尽头遇到村子,遇到熟人。就这样陶渊明一边思索着,一边艰难地前行。

陶渊明的家人,心情同样非常悲凉。家人目送着陶渊明的身影,慢慢地缩小,直到消失。

这一天,陶家一片沉寂,阿通躺在床上一整天,没有说上一两句话。阿通媳妇轻轻地收拾着室内,生怕弄出一点响声打破家里的寂静。

漫长的一天就要过去了,斜阳已经照在西窗上。阿通媳妇到柴门口眺望了好几次了,阿通也同样去眺望过。二人虽然都没有告诉对方,但是都是一样的心事。后来还是女人沉不住气。

“去路上迎迎吧,爹该回来了。”阿通媳妇说。

“迎?我早就去想迎了;你知道爹到哪里去了,走那条路?”阿通说。

“那……时间这么晚了,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女人没有主张。

“再等等看吧。”阿通说。

阿通媳妇不说话了,又到门外去了。

阿通在屋里抱头坐着。

媳妇刚到门口,又折回屋里,很兴奋地喊阿通道:“快点,快点,爹回来了。”

阿通赶忙往外走,柴门外落下来一顶小竹轿,陶渊明醉歪歪地从竹轿上下来。阿通上前扶住陶渊明。

陶渊明说:“阿通,这二位后生你就喊兄弟吧,今天就在他们家喝的酒。你爹又喝醉了,你张叔叔就让他两个人把我送回来了。”

阿通忙施礼:“谢谢二位贤弟。”

“应该的,陶兄不必客气。如果没有事的话,我们就告辞了,家父还等着我回话呢!”

“天已晚了,我们就不留二位贤弟了,二位代我回去谢谢令尊大人。”

“好的,陶兄留步,我们告辞了。”

张家二位兄弟回去了,阿通和媳妇将陶渊明搀扶回屋。

阿通说:“爹,您年龄已高,喝酒该注意收敛点儿;尤其是像今天更不该喝醉。”

陶渊明说:“今天这事我得细说给你们听听,你爹虽然不是经多见广,但也不能算是孤陋寡闻。今天的经历让我有了更深的人生感悟:少年时出去求仕做官,雄心勃勃;仕途不通,我便辞官归田,那也是心安意适;即使那黄泉之路,我也会视若归途,泰然而行之;唯独今日这乞讨之路,却让我举步维艰,寸步难行啊!”

“爹,是我们不孝,让您老受委屈了。”阿通媳妇说。

“这不能怪你们……我到了一个村子,到了一大户人家门前,站了好久都没有勇气敲门。踌躇好久,敲了敲门。主人出来,我又不知如何开口。主人见我难为情的样子,很热情地邀请进屋,吩咐让家人准备酒菜。我再三推辞,主人始终不依。

盛情之下,却之不恭,我就欣然而从主人的意愿。我们也算是有缘,情投意合。主人也是个情趣高尚者,懂些诗文。煮酒论诗,杯杯见底。有酒兴,也有诗情。

为酬谢主人,我乘兴吟诗《乞食》一首‘……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当年韩信落难,有漂衣妇人给韩信饭吃,韩信被封为楚王,为报漂衣妇人之恩,赠给了千金。可是我没有韩信的才能。对于别人的恩情我只能记在心中,却没法报答,也只能等到来世了。”

阿通最关心的是讨借米粮的事:“爹,到底是借到了没有。”

“明天就把米粮给送来了,吃饭的问题暂时解决了。”

一听说借到粮食,家里人这才放心了。陶渊明也睡了。

这次醉与以前不同,陶渊明卧床不起好几日;也没有什么大病,就是觉得身体乏没力气。酒也不喝了,在床上躺着。

屋外秋风瑟瑟,黄叶片片从窗前飞过。北雁南飞,长空中传来了声声雁鸣。

“悲哉,秋之为气。”陶渊明想到自己的岁月将所剩无几了,关于生死的事他早就考虑过:有生必有死,生死无常。早晨还活着,说不定晚就上了阎王爷的死亡簿了。

魂气散了,尸体进了棺材,儿女亲友悲哭一场,什么功名得失,是非成败你都不知道了。千万年之后,谁还知道有什么荣与辱;所以这一生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喝够酒。

死了以后,在祭奠时给我摆上再多的美酒也没用,亲朋好友在身边痛哭,我却听不见、看不见。人死不能复生。

埋葬了以后,亲人也许还有些悲伤,别人早已经唱起歌来;所以人死之后没有什么可说的,只是把躯体寄托于高山之中。

世人都觉着人生短暂;所以珍惜光阴,要有所成就,活在世上成为珍贵的人才,死后要人人纪念。可是,我一生特立独行,污浊的世俗怎么能把我染黑呢?

守贫草庐,饮酒做诗;知运知命,无所眷恋,死而无憾;如能享命百岁,我仍然渴望这隐居田园的生活。

一切想好了,陶渊明起身下床。找来笔墨,伏案写下了《挽歌辞三首》、《自祭文》。

“……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写完了《自祭文》最后一句,陶渊明放下笔,长舒一口气,静坐着喘息了一会儿,气息平静,起身去拿酒,又给自己斟满了一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咸鱼:我大晋皇子绝不登基

咸鱼:我大晋皇子绝不登基

长安犹在
李长安穿越了,成为东晋大皇子司马绍。 历史上的司马绍登基之后,对安定国家大局和皇室权威影响深远。 可是他不到27岁就猝死了啊! 说是病死,不就是累死的么! 那不行,这江山我不要了,谁稀罕就拿去。 老子要做咸鱼,朝政什么的,让我爹操心吧! 我大晋皇子绝不登基! 可李长安没想到,做咸鱼还是被父皇器重,群臣拥护,百姓爱戴了…… 这咋办,我只想当个混吃等死的殿下啊!
历史 全本 31万字
三国演业

三国演业

五分音符2
2o36阿波菲斯小行星撞击地球,人类组织时空折叠,回到过去,提前推动历史车轮,拯救地球。数千年前,奴隶的锄头挖开了原始部落的洞穴。两千五百年前,封建的铁蹄踏破了奴隶制的栅栏。三国时代,看我如何用资本的炮火,轰垮封建的长城。书友群:2o3569347 </br>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三国演业》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三国演业最新章节,三国演业无弹窗,三国演业全文
历史 连载 110万字
三国之孔明之师

三国之孔明之师

一念生灭
一个机械学博士穿越三国成为诸葛亮的老师,看他如何在三国解决各种麻烦,如何立足。
历史 连载 10万字
吾本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

吾本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

慕三生
以汉朝历史为背景,讲述一个平民小子,如何一步步成长为皇帝。 新人,新书,希望大家支持!
历史 连载 1万字
革秦

革秦

守玄
战国末期,华夏未有之变局。 六王须毕,四海终一,而天下归于秦。 但往后呢? 坐视百代都行秦政法? 还是小小的做出改变? 重生的鞠子洲没有犹豫。 “这个世界,偶尔也应该跨一步嘛!”他说。
历史 连载 66万字
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

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

哈姆波特
历史系学生刘平穿越到后汉三国时代,就在曹操老爹曹嵩的队伍中。眼看曹嵩就要被杀,怎么办? 在线等,挺急的……QQ群:679901168『平天下』
历史 连载 6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