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长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载誉找了个偏僻的村子住了下来。他还没有拿定主意究竟继续向北去,还是转头往回走。这个叫王家村的地方已经接近边关,战时的紧张与压抑时刻都能感觉得到。
村子里有不少人家已经搬走了,到处是无人居住的民居。村子周边已经成熟了的庄稼一片一片,但只有少数的农田里有村民在忙碌。人们的脸上看不到收获的喜悦,微锁的面孔却带着几分愁绪。
人们议论的都是将要打过来的夷戎人,言语之中满是对将来的担忧和焦虑。但是又能看得出来他们故土难离,不想离开这世代居住的村子。
收留载誉的这户人家姓孙,祖孙三代共计五口人,一对老夫妇和一对小夫妇,带着一个两三岁的女娃。只是家里的两个男人却是一个老弱一个腿瘸,也许这是他们没有选择离开的原因。
孙家的大屋子是祖上留传下来的。载誉付了三两银子,老妇人带着儿媳给他收拾了一间独立的屋子供他居住。
农忙时节,村里的男女老幼,没有闲人。孙家的男人顶不起壮劳力,看着他们劳作的吃力,载誉有时候也会搭把手,他身强力壮,一天的劳作顶孙家父子几天的忙碌。
孙家凭空多了一个壮劳力,全家人喜出望外。为了表示对载誉的感激,老妇人每顿饭都尽量做得丰盛。载誉力气大,吃得也多,一顿饭吃下的东西比孙家父子二人加起来的还多。
看着孙家老妇吃惊的模样,载誉暗自揣摩,自己一时半会儿还不能离开,孙家的粮食显然禁不住他吃。于是询问孙家老伯,有哪些庄稼的主人逃难去了,无人收割。
孙家老伯带着他到田间将那些已经成熟了,但却无人收割的庄稼一一指给他看。看着这些等待收割的庄稼,老伯摇头叹息:“一年的辛苦,好容易等到秋收了,又逢打仗。这庄稼不收,来年他们吃什么呢?”
载誉闷声不响,此时他想的是给孙家多收些粮食。也免得他过些时日走的时候,孙家的粮食见底。
第二日他去收割了一些无主的庄稼,扛回了孙家。孙老伯见了这些庄稼却好似做了贼人一般,六神无主的嗫喏:“这样怎么好?一旦人家回来了,可要怎么办?”
载誉擦去脸上的汗水,满不在乎的说:“那有什么打紧,若是人家回来了,还回去就是。”老伯眨眨眼,想了半天也觉得是这么个道理,之前他没有这个心思,原是他与儿子也没有这个力气。
不过他觉得将这些辛苦收割回来的粮食再还回去,载誉这份力气岂不是白费了。但若是没有人回来收割,那些庄稼烂在地里,也的确是可惜。也就笑呵呵的收下,不再阻止他。
这样过了五六天,老伯一家人发现这个小伙子原是个闲不住的人。每日都出门,不是去收割庄稼,便是去山林中打猎,要么就会砍一捆柴。
一家人都很喜欢他,老妇人与儿媳不仅照顾他的一日三餐,还会帮他浆洗衣物,缝补鞋袜。这日,载誉又出门去,打算去山上再打几只猎物。他自幼就爱打猎,秋季山中的猎物最是肥硕,是一年之中最适合打猎的季节。
王家村四周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虽然天气依然温暖,但树上的叶子已经褪去了浓绿,变得七彩斑斓。阵风刮过,落叶似翩飞的蝴蝶纷纷扬扬的在山林间飞舞。地上的杂草已经枯黄,走在上面是落叶与杂草发出的簌簌声。
进入山中不久,他就看到一只在树林里觅食的野獾,载誉心中一阵欢喜,立即弯腰蹑手蹑脚的向它靠近。可是那只獾却像是有意耍他一样,不紧不慢的寻着草木不断的往前走。就这样,不知不觉间,载誉已经跟着它走出去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