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南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各位,各位!众人听到贺明达的声音也都相继安静下来。我提议!我们便以月亮为题,每人做一首诗送给李姑娘,有李姑娘评判谁是最得李姑娘欣赏的诗句,便以前三首以其在各州流传,彰显我等读书人的能力。

也好让侥幸混此诗会的人拿出点真本事,不知众位与李姑娘意下如何?

众人点头应是,李旋芷倒也没说什么算是默认了。

我也没意见,余福撇了撇嘴,真当我小学九年义务教育是白上的,就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三座大诗山,随便一首不都轻松碾压贺明达这等百八十遍。

不知余公子先来,还是我等先来,贺明达瞅着余福问道。

还是你先来吧,我怕我写完诗之后你连提笔的勇气都没有了,余福一点认真的模样,对这贺明达说道。

贺明达好像听到了什么笑话,捂着肚子在那儿笑了半天。

哈哈哈,哈哈哈,你真是笑死我了,我贺明达先写一首,如果你能写的比我好,我以后再也不写诗了。

既然贺兄这么自负,我也不占你便宜,李姑娘,给我来副笔墨,我们一同书写,等你写完咱们一较高下,如果你能比我写的比我还好,我就从这个长明湖跳下去,你看怎样?

余公子,李旋芷想来上前劝阻一下,毕竟虽然贺明达人品不怎么好,但写的诗,还是有些水平的。

余福摇了摇头,无妨!

李旋芷瞅了瞅霍青云,霍青山点了点头。余福接过纸笔,便拿起毛笔刷刷刷的写了起来,因为平时没有用毛笔写过字所以写的并不是很好看,余福把诗写完之后便扣了过去,起身等着贺明达。

贺明达看着余福写的这么快,反而是松了一口气。“我就说这小子就是靠运气混进来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写出什么好诗”?

为什么自己起先提议作诗题目,是因为这个题目是自己几日前在家有过准备的。

到也不拖泥带水,刷刷刷,把准备好的诗词写在了纸上,然后起身将写好的诗词递给李旋芷。

请李姑娘品鉴!李旋芷拿起诗词便随着字体读了出来。

“古树攀玉轮,素晖轻抚面。流光返故里,客居与谁言。早初不知愁,愁随锦瑟弦。他处万般好,亦是云和月:”。

好诗啊!嗯,确实不错。众人拍手叫好,余福也象征性的鼓了鼓。

贺明达对这个场面好像早有预料,没有什么过度欢喜,算是接受了这些赞赏,转头面向余福,不知余兄写的如何,看余兄写的这么快,是不是天气炎热,想入湖里洗澡了?

不劳贺兄挂念了,贺兄还是想想自己许下的诺言吧!只是白瞎了贺兄这么个写诗的人才了。

说了便把自己写的诗递给了李旋芷,李姑娘不妨一观。

李旋芷听完贺明达的诗词,本来已经不对余福抱有希望了,刚才已经偷偷让小雪去叫两个水性好的人准备去下河去捞余福了,要是余福会水还好,要是不会水这么深的湖泊,跳进去不就十死无生了。

但接过余福的诗句一看,却是非常震撼,只感觉此诗句不像人间所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ewenwu.cc。乐文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cc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狼寨

狼寨

银工
一九四四年四月豫湘桂会战结束后,渡边三郎在七年前自己曾留学的广西省城与哥哥次郎意外相遇,次郎带领的中队在撤向越南时因迷路到了广西十万大山。三郎凭当年寒假去女同学戚思妮家山寨的记忆带领路去狼寨,鬼子的一路暴行遭到狼寨全民的抵抗。在戚思妮的领导指挥下,狼寨人不畏强敌同仇敌忾与鬼子展开一场场惨烈的撕杀,最后在抗日队伍帮助下歼灭了鬼子。
历史 连载 1万字
娘子助我致富

娘子助我致富

耳东九月
男主意外穿越到一个陌生的王朝,在那里他虽是最底层的乡野之人但是好运偏偏降临在他头上,一位富家千金成为了他的婚配之人,可奈何女主的爹提出了难以完成的要求。 男主运用现代知识外加女主经济上的支持,成功的完成了所要求的的条件。
历史 连载 15万字
穿书之三百斤女配的撩汉攻略

穿书之三百斤女配的撩汉攻略

燕玉儿
叶媛媛一觉醒来穿成甜宠文里的炮灰女配,这女配好吃懒做还非常胖! !!一家人都嫌弃她。穿来的叶媛媛手握随身空间,看着自己辣眼睛的模样,决心第一件事就是改善生活加减肥! 却没注意到,她那便宜反派美人相公,不知何时起,看她的眼神越来越热烈。
历史 连载 4万字
大宋武夫

大宋武夫

引弓
此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历史 连载 65万字
缘尽成玦

缘尽成玦

不堪愁里听
三百年前,九幽剑出世,成为天下第一剑,兵器谱上名列第二 搅得风云四起,江湖大动 三百年后,九幽剑传承至第二十一代家主 只择九幽族长子的剑与割血自伤的昔水刀法 九幽余脉毫无野心的独子闻人息 却被寄予左手无形剑法的希望勤练六载 卖身葬母入闻人府无牵无挂的孤儿听雨 却自甘修习害人害己的昔水刀法 被山火灭村的林家书言语三兄妹 却在机缘分别拜入阵宗暗门和药山 然而纠缠愈深,恩仇愈是难分 昔年旧相识,转眼陌
历史 连载 14万字
大明从慎重开始

大明从慎重开始

一笑澄明
弘治十一年,大名鼎鼎的弘治中兴正由兴盛走向衰落,贤臣们年衰致仕,内阁三人渐渐老去,弘治皇帝励精图治,也无法将大明推向更高的太平盛世。 此时,京城西北角的破旧院落中,一个书生正翻阅着史料,检查这个大明和穿越前那个,是否严丝合缝……
历史 连载 13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