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义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书接上文,中原历经七邦伐交之争,终以燕室无辜受害而收场,联军无功而返,齐公姜小白朝堂之上大发雷霆,骂日:“山戎匪徒,扰我联军举事,如不施加惩处,则饶中原无人也!”言讫,亟欲举全境之兵,进伐山戎。

左相管夷吾随言进谏道:“君上如位,至今已有七载矣,行言处事竟还似孩童心性,若君以后仍就肆意妄为,臣将不再为君设谋!如君更有危害社稷之举,臣则仅有践誓戮君,以慰公子纠在天之灵!”说罢,恳首跪地,托举齐公昔日所授佩剑,呈视众人。

见此一幕,齐公姜小白亦无好气相待,愤言回叱道:“朝堂之上,竟敢要挟寡人,汝可知罪?如无寡人收留,汝今乃似丧家之犬四处流荡,还敢狂言不为寡人谋,齐室上下人才济济,独缺汝耶?”

闻其此说,左相管夷吾自知多说无益,遂起身擎剑在手,直欲掣剑戮君,以成忠名,齐公姜小白则目不转睛,紧视其面,殿前护卫早已围绕君前,若见左相管夷吾胆敢轻举妄动,以便及时抢出拦截,卫护君上安全。

值此千钧一发之际,突闻一人喝道:“放肆!”

众人循声望去,喝言之人乃为右相鲍叔牙耶,但见其行至左相管夷吾跟前,直视其面按下长剑,进而礼言道:“君有过错,为人臣者,当谏则谏,然动刀剑则过矣!”

左相管夷吾闻言知错,随即顺势落剑,拱手礼退一边,又见右相鲍叔牙前行至阶前,抱拳拱手谓上奏道:“为人君者,当有大度汪洋之胸襟,能纳忠臣良言,明辩忠奸真伪,如此挤兑臣民进言,实非为君之道,吾谨为君汗颜也!”

闻其教言,齐公姜小白屏退殿中甲士,随即礼言回道:“右相训得极是,小白唐突矣!”言讫,目送右相鲍叔牙归位,继而续又言道:“侵郑不成,诸侯相轻,齐之威信扫地,及后何去何从,众卿畅言!”

左相管夷吾随又抱剑而出,进言道:“非也,武加诸侯,唯呈其威,无为乎信!”

齐公姜小白借言问道:“何则谓乎威信?”

左相管夷吾垂首回日:“得之百姓爱戴,使之邻国亲睦,为之天下信任,则为邦国威信也!”

齐公姜小白紧言续问道:“何以济得?”

左相管夷吾摇躯正身,回日:“始于修身,中于治国,成于平天下!”

齐公姜小白欠身紧问日:“何谓修身?”

左相管夷吾回身答日:“道血气,以期长寿;谋远虑,以存长心;施仁政,以见长德。此谓修身!”

齐公姜小白环臂自思,片刻过后,又再倾身仗言问道:“何以治国?”

左相管夷吾回首相面回言道:“远举贤人,慈爱百姓;外存亡国,内抚孤续;继绝世,起诸孤;薄税敛,轻刑罚;莫不为治国之大道也!”

齐公姜小白继言问道:“安能平天下?”

左相管夷吾抱拳上扬,回言道:“法令施行而不苛刻,刑罚精简而不妄赦,官吏宽厚而不拖沓,屈辱困窘者,皆可诉诸法度求全,往来无约束,百姓安而乐,此即是为平天下!”

说至此处,右相鲍叔牙遂又行出谏道:“此即为忠臣良言,谨望吾君纳受!”

齐公姜小白抬首望得右相鲍叔牙一眼,谓其礼言道:“寡人谨受教!”继又回视左相管夷吾,谓其歉言道:”寡人贤良,几误社稷,左相勿罪!”

见之齐公姜小白大度认错,左相管夷吾亦随言自责道:“君前失礼,臣亦难逃罪责,请君收回此剑,免臣日后再犯迷糊!”说罢,跪地奉上齐君佩剑。

齐公姜小白伸手虚扶,请言道:“勿需多礼,快快请起,此剑仍由左相持有,日后尽可使之此剑规戒寡人之过!”

闻得此言,左相管夷吾抱剑而起,退还其位。

闹罢朝堂,复议正事,齐公姜小白续问群臣,言日:“侵郑无功,山戎犯燕,皆乃寡人失德所致,今待亡羊补牢,寡人亲盟诸侯,实行尊王攘夷,众卿以为可否?”

左相管夷吾出而贺日:“君上英明!臣观紫气东来,天魁星现幽地,乃吉兆也!臣请为使,促成幽邑会盟,以固君上方伯之位!”

齐公姜小白悦颜回道:“如此甚好!便有劳左相使此一遭!”

朝事议毕,众皆有序而退。期至次日,左相管夷吾受命出使四方,以山戎侵燕为例,以驱戎救镐为案,劝言诸侯修好止戈,尊王攘夷合力御外。

周室颓弱,诸侯并起,相互争战侵伐数十载,业已有些厌倦疲溃,今见有人振臂而呼,欲复中原繁荣盛世,颇有些激昂兴奋,是以应言合盟者,多达数十诸侯,其中不乏鲁、宋、陈、卫、郑、许、滑、滕等邦强域广者,而就周室中兴之势昙花一现。

是年,冬十有二月,齐会鲁公、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等聚会幽邑,行典祀盟,高唱尊王攘夷之词,齐室暨成方伯之实,独霸中原。

自平王东迁起,洛邑王畿愈见衰败,周王姬胡齐如履薄冰!虽然历代君王皆有复兴之念,但是都无能改变周室衰败之势,方今天下更为方伯之言左右!

岁前,齐拥诸侯欺郑,周王姬胡齐适觉此举直如施加己身,若得郑室为齐联军所破,则洛邑东际门户大开,世人皆可临洛相欺,又见幽邑会盟,天下诸侯尊齐轻周,长此以往,周将无存矣!更有王子姬颓结党营私,与之分庭抗礼,其王位旦夕不保!

周王姬胡齐不甘坐以待毙,遂起意培植忠己之心腹,邻周者虢郑自为首选,虢室自来忠职王畿,可使之为左右手,而郑邻周,唇齿相依,赋之以权,不难吸附结交,可使为利刃,如此王畿可安矣!

而见齐势日盛,以方伯之名行王权,如不加以遏制,极可能有朝一日覆周自代,然行将此事却是棘手难办矣!忽一日,周王姬胡齐灵光乍现,想到以晋制齐之法,以齐室今日之盛,当世诸侯唯有楚晋二邦方可比拟,楚室雄据南疆,荆湘诸侯为其马首是瞻,然则不崇周室,想要用之却是极难!还观北疆晋室,嫡出成周,同宗同源,历一十七世发展,至今已成中原列强之一,辖地千里,承鼎之重,深陷嫡庶内争数十载,而诸侯莫敢趁势相欺,足见其强!

当今诸侯之中,亦是唯有晋室可以与齐匹敌,周王姬胡齐思道,或可利其嫡庶内争拢怀制齐,由是诏命虢公庆父前往曲沃,游说武伯姬称亲周勤王。

虢公庆父受命而往,临行之际请得一项君命,即遇事可临时处置,不需会王请示。周王姬胡齐亦深信虢公庆父,知其绝不会行将有损王畿之事,是以满口答应。

寒冬腊月,虢公庆父一路轻车简从,不数日即抵晋地曲沃,然其不知道,自入晋地,其行踪业已为曲沃武公姬称所掌握,因是不待入城,即遇曲沃城防甲士前来相迎。

入得城中,曲沃武公姬称则已备好烈酒热汤,为其接风洗尘。虢公庆父随行而入,沐浴更衣毕,即从侍者独自前往赴会。

殿前接风宴上,曲沃武公姬称已在堂中等候,见得虢公庆父行至,随即起身行至门厅相迎,谓其深躬一揖礼言道:“天使莅临,曲沃万民之幸也!”

虢公庆父还以大礼,诚恳敬道:“老夫惶恐,何德何能?敢受晋伯如此大礼!幸勿折煞老夫也。”

两人相视而笑,互谦礼让再三,推搡刻余,方得入而就坐。

曲沃武公姬称致祭酒辞,提杯谓众言日:“弱冠绝尘人如陌,指点旧山河,君臣相惜谈笑若,清逸群不合,同贺天使入曲沃!”说罢,率先饮毕。

虢公庆父随之饮讫,回言道:“晋伯辞中折出沧桑之感,莫非壮志未酬!”

曲沃武公姬称叹日:“知我者,虢公也!吾之所求,晋之一统也!目前看来,有生之年,难见矣!”

虢公庆父慰道:“胸怀壮志,何欺年长?老骥伏枥,必得其成!”

曲沃武公姬称拱手敬道:“天使教我!”

虢公庆父回日:“吾等皆是迟暮之年,在世已无数载矣,再无做为,恐将抱憾泉下矣!殊途同归,不过一死,置此不顾,何事不成?公欲一统晋室,王欲中兴周室,我等何不联手协作,一展宏图志!”

曲沃武公姬称接言道:“但能一统晋室,不论何种代价,寡人皆愿一力承受!”

虢公庆父笑而回道:“晋伯严重矣!老夫只言联手协作而已,非欲陷公也!”

曲沃武公姬称伸手请日:“天使请讲!”

虢公庆父徐徐道来:“昔日,晋伯举兵伐夷,执其君夷诡诸,周室请而免之,其竟恩将仇报,勾连子国作乱王畿,我王欲使曲沃成军以为晋侯,与我伐夷而取其地,不知晋伯愿否?”

曲沃武公姬称当即应言道:“夷曾助翼乱晋,罪当诛戮!即是天子之意,老夫更得乐而从之!”

虢公庆父躬身拜日:“晋伯神武!忠周勤王,定当青史流芳!”

曲沃武公姬称拱手还礼,继而取酒相敬。

虢公庆父随之执杯相附,与之畅谈天下大势,不亦乐乎!

岁末隆冬,临近春节,周王姬胡齐亲领王师,会曲沃武公姬称所领晋师,合计两万精兵东出伐夷。

联军来袭,夷城守军不堪抵敌,刻日间,便破夷城,擒杀夷君夷诡诸。

两君同临城头,曲沃武公姬称谓王贺日:“夷室拔除,王畿安定,中兴天下,指日可待也!”

周王姬胡齐叹日:“这天下还属周乎?”

曲沃武公姬称拱手慰王言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王何出此言耶?”

周王姬胡齐面显无奈,垂首浅笑道:“晋伯莫再言此矣!放眼天下,诸侯各自为政,不务王言,而欲方伯之政,寡人天子之位,有名无实矣!”

曲沃武公姬称随言道:“王上多虑矣!诸侯自治,乃祖上规制,要说轻周慢王,天下无人敢也!”

周王姬胡齐侧首辩驳道:“远且不说,单说近日幽邑会盟,齐室振臂一呼,诸侯争相附会,直教人以为天下已属齐矣!”

曲沃武公姬称与其并肩而立,眺远而言道:“我王所虑者,不过齐势过盛也!如得姬称临翼为君,定将衷职事周,著领强晋窥伺齐侧,必能使其不敢再行僭越之举!”

周王姬胡齐笑而慰道:“若得如此,当真再好不过,许公名列诸侯又何妨?

曲沃武公姬称回首视其面,追言道:“我意是为缔翼而替,而非为曲沃另立,我王可知耶?”

周王姬胡齐亦回首望其面,挚言道:“然也!”

要说前者破翼自立之时,周室王畿还拥诸侯之力复翼君权,曲沃武公姬称未料到周王姬胡齐能如此轻易应其缔晋之请,是以久视其面不敢相信。

周王姬胡齐察情会意,遂续言矢志道:“天下诸侯,周室封也!寡人既可授得,亦可取得,晋侯姬缗寡才失德,不堪领职晋君,不若禅于有识之士!”

曲沃武公姬称这才拱手谢日:“我王英明!”

两人寄意有为,各取所需,遂心照不宣,合声大笑,四目高望,遥瞰天下。

公元前677年,春初。得之周王姬胡齐授意,曲沃武公姬称携军再攻翼城。两脉争位数十载,翼城守军早已厌倦内斗自弑,是以军心散漫斗志全无,曲沃大军不到半日便破翼城,占据城中军要重地。

曲沃武公姬称暮年酬志,感慨万千戾气消减,自知于世时日无多,亦不愿再造杀孽,遂将晋侯姬缗并翼城宗族百人,幽禁于邢邑供养。又因老而念旧,不愿迁居翼城,遂于曲沃建立祠堂,仍居曲沃为政。

翼城与曲沃之争,长达六十七载年,小宗桓庄之族,即曲沃桓叔、曲沃庄伯、曲沃武公三代,打败大宗晋昭侯、晋孝侯、晋鄂侯、晋哀侯、晋小子侯、晋侯缗六代,取缔晋文侯一脉夺得君位。

春秋早期晋君皆以“继文绍武”来励己,如说晋文侯之功绩在于代王征伐而使晋室强盛,那么曲沃武公姬称之功绩则在于使分裂近七十年之晋室复归统一,为日后晋室制霸中原奠定基础。

晋周携手,意图指点江山,殊不知世事难料,时过旬月,曲沃武公姬称与之周王姬胡齐相继病亡,曲沃伯姬称刚武合晋,延习尊号谥日晋武公,周王姬胡齐柔以济世,迁就柔性谥日周罹王,中原局势随即波诡云谲,难窥动向!

此讯传出,北境赤狄蠢蠢欲动,欲仿效北戎破镐而驰名天下,遂集各部戎骑于留吁,约期举事,袭取洛邑,寄意缔周号令天下。

大夫郑詹身在戎境,观其兵马调动,疑而行间窥查,探知赤狄犯周之想,由是起意返回中原,劝说诸侯警戒御敌。

前者游说山戎侵燕,是为郑故,实乃不得已而为之,然今得知故国有险,大夫郑詹是为周人,终难做到熟视无睹,遂为赎罪,一如昔日赴戎一般,仍就孤身一人还入中原。

大夫郑詹出自郑室,此行中原首往之处,当就郑都新郑。而于赤狄谋事之际,周人复入中原,格外引人注目,是以戎境不可走。还有因其引戎救郑而罪齐室,齐人恨之而施檄文通缉,是以齐境亦不可行。只得绕道谭遂而入郑地。

大夫郑詹昼伏夜行,如此周密行事,仍旧百密一疏行踪泄露,路经遂邑时为齐室密探抓获,被其囚禁于遂邑大狱,期日押赴临淄觐君受审。

消息还未传达,将要含恨而终,大夫郑詹眼望囚窗一声叹息,心有不甘之际,正自思索出逃之法,遂城令妫覃突访探监,如面即问日:“引戎入燕者,可是囚中之人?”

大夫郑詹观其面生,不知来者何人,然今事已至此,亦无需隐瞒,遂直言回道:“正是在下,阁下有何指教?”

遂城令妫覃威言责道:“通敌卖国,可知错否?”

大夫郑詹凄然笑道:“为存郑室社稷,不得以而为之,老夫已然知错矣!”

遂城令妫覃接言道:“倒是敢作敢为,本职敬汝光明磊落,有何遗言尽可述来,本职代为转达!”

大夫郑詹忧颜叹言道:“老夫自知罪孽深重,死不足惜!然确有一言,亟需传出,若得阁下代为转述诸侯,老夫死而无憾矣!”说罢,谓其躬身一拜。

遂城令妫覃直视其面,不复其语,负手而立,谨待其言。

大夫郑詹察颜会意,拱手续言道:“老夫身居戎境之时,见得戎族各部军调动频道,探知赤狄欲趁晋周两君殡天之际伐掠中原,敢请阁下传言诸侯,著世醒脑,止戈落茅,弃怨修好,共御强敌!”

闻得此言,遂城令妫覃惊骇不已,逼近一步厉声问道:“此话当真?”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明月惊鹊

明月惊鹊

羡落
永乐末年,一个不速之客到来。原本的他只想顺应天意,安安稳稳的在这里过完剩下的日子,可事与愿违,他就像那惊鹊,推动着原本安静历史长轮。
历史 连载 7万字
雏鹰的荣耀(匂宮出夢)艾格隆

雏鹰的荣耀(匂宮出夢)艾格隆

匂宮出夢
在灾难降临滑铁卢的那一天,穿越者来到了这个世界,成为了不幸的继承者 他将改变命运与历史的轨迹,逃离樊笼披荆斩棘,最终将以拿破仑二世之名登上皇位 驱使他的,不是因父之名,而是只属于他自己的荣耀!
历史 连载 85万字
邪神狂兵

邪神狂兵

沧海残阳
【【军事征文第一季·血染红旗战不休】参赛作品】【火爆爽文】李天邪从生死边缘归来,却被误以为是上门女婿李晨风,白捡了一个貌美的冷艳娇-妻,还有一串理不清的情-债! 从此,杀一切该杀之人,泡一切可泡之妞……纵横天地星空,我就是不败的神! 书友群:327387362
历史 连载 17万字
王莽的皇帝成长计划

王莽的皇帝成长计划

独孤阆信
【【创世历史2018流派征文之附身流】参赛作品】男主角王明有幸穿越到了王莽身上,进入了王家的贵族社交圈子。 看汉朝富二代,高富帅如何玩转朝堂,开创属于自己的帝国。这里有奋斗,有真爱,有对于人生、宇宙万物的思考。 欢迎加入我的粉丝QQ群:689534209,讨论剧情。
历史 全本 81万字
江陵弃子

江陵弃子

一介白生
穿越到出世即亡的婴孩,母亲难产而死,父亲视为灾星,弃之如敝,舅舅舅娘不爱,唯有母亲的陪嫁丫鬟春梅陪着一路走来,从江陵的一个山坳开端,商逐南梁,文搅四周,统一诸国,开拓商道,成就一番帝王霸业。
历史 连载 0万字
燕清

燕清

有泪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天启大陆,占星阁苍云长老预言出霸星出世,天下归一。 此预言一出,天下皆惊,各国蠢蠢欲动。 今四国鼎立,东华有神都、南楚有盛京、西秦有长安、北冥有青州。 前生,她是北冥大荒国尊贵无极的太子燕清,手执帝道之剑赤霄宝剑斩大荒凶兽赤炎金猊兽。一战成名,不光冥帝大喜赐封青鸾太子,更是成为大荒子民心中的储君不二人选。 然,世人皆传,青鸾太子为了一个姿容艳绝的少年郎自毁名声,将命
历史 连载 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