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三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所有臣子的动向都有大概的了解,是一个皇帝的基本素质。对这个所谓的大舅哥,赵祯也是有所耳闻的。

借着曹家老夫人寿诞,已祝寿的名义从汝南回到东京至少已经一月以上,丝毫不着急赶回去赴任。

显然是想想趁机在东京多享乐,有点乐不思蜀,一听到前线叛乱,突然间判若两人,实在是……

赵祯冷冷一笑,如果曹仪只是匆忙赶回汝南,坚守好自己的职责,倒可以认为是忠于职守。

但现在这般请缨出战平叛,做法如此一反常态,动机就必须值得玩味了。

赵祯是聪明之人,顷刻间便心里有数,他也明白杜衍的为难之处,裁决必须由自己做出。

拒绝吗?

将门难得有这班主动的时候,要是拒绝,岂非打击了将门的积极性?往后有人以此为借口推诿之时,又该当如何呢?

何况,曹家毕竟是后族,代表了将门,这班行径都有些许意味深长的东西在内。虽然赵祯很不喜欢,但作为皇帝他必须容忍。

这道请缨疏,得批!

曹仪会上交一份怎样的答卷,到时候他们又该是怎样的表情呢?赵祯对此拭目以待。

……

战争是世界上最敏感的消息,稍有风吹草动就立即可能风声鹤唳。

光化军叛乱,意图进攻许州的消息传开,东京城里虽然还算安稳,基本秩序还算井然,但惊慌不可避免。

最直接的反应就在于粮价,民以食为天,遇到战争和天灾的时候,潜在饿肚子的风险就很高。

俗话说的好,家中有粮心中不慌,这种时候多储存点粮食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很多人开始买粮的时候,粮价自然不避免地开始上涨。

薛纵是从刘婶那里得知的,老祖母年纪大了,薛家所有的柴米油盐都是刘婶帮忙代购的。

大概是担心老祖母误会自己贪钱,买米归来的刘婶对东京粮价飞涨之事好一番抱怨,恰好被下课归来的薛纵听到。

光化军叛乱,这事薛纵是知道的,四门馆里消息还是比较灵通的。不过似乎勋贵子弟怎么都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叛乱这种事大宋每年都有,他们早就习以为常,以为这次和往常没什么两样。

但得知粮食价格涨的离谱时,薛纵才意识到这件事恐怕不那么简单,明明战事没有威胁到中原,距离到东京还那么遥远?

东京百姓的危机感就如此迫切吗?粮食价格上涨的如此离谱,莫非是有人故意操纵的结果?

薛纵本来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当他站在汴河畔,看到大量船工坐在绿荫之下休憩,闲来无事的情景,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粮价飞涨绝不只是叛乱的缘故,供需关系才是最核心的决定因素,汴河上往来的船只明显不如往日多。

再低头看看,汴河水位已经下降了数尺,恍惚间薛纵才意识到自己从未在大宋有过淋雨的感觉?

东京已经很久没有下过雨,汴河水位因干旱而下降,让这个拥有百万人口,物资运输完全依赖运河的城池陷入了危机之中。

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
大唐笑面虎

大唐笑面虎

首夏亦未歇
21世纪的广告公司总监被挚友背叛,栽赃贪污。却转生在年仅5岁的大唐名将罗士信遗腹子罗通身上。并被罗士信同乡好友秦琼收养。 文咱能抄诗写书,武咱兼修罗家枪秦家锏 既然重活一次,就去他的谨小慎微,去他的摧眉折腰。 对内,管你是山东世家还是关陇门阀,皇帝我也敢参; 对外,文化渗透,和平演变,文攻武吓,无所不用其极。 咱一手把陪皇上打猎,给皇帝看门的“百骑司”,一手带到大唐第一情报机构和特种部队。 “我
历史 连载 1万字
系统之富甲天下

系统之富甲天下

千城雪落
大丈夫在世,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刘昇如是说道。 死你大爷,陈坤没好气的说道,小爷只想挣银子,百万富翁的那种你知道吗,什么将军、一品大员、镇国公跟我有毛关系啊?
历史 连载 44万字
绝恋繁华

绝恋繁华

暮江清
青砖绿瓦,陌上花开香染衣;朱门紫殿,素手摘星霓作裳。
历史 连载 4万字
[德云社]岁岁悠悠,郭家云九

[德云社]岁岁悠悠,郭家云九

鸳鸯枕上唤娇娇
圈地自萌,请勿上升!郭德纲在路上捡到一个小姑娘。此后,郭德纲多了个女儿,郭麒麟多了个姐姐,德云社多了个大师姐。如果我真的存在,那也是因为你需要我。岁岁悠悠,明月长河。
历史 连载 4万字
崛起崇祯

崛起崇祯

破冰传奇
崇祯十一年,鞑虏十万联军入侵大明,肆虐京畿。大明危矣!而此时,后世的一个历史爱好者穿越成崇祯皇帝。 大明不可欺,大明不可辱!朕将率大明无敌虎贲,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巍巍大明,日月昭昭,朕之所指,皆为汉土!
历史 连载 16万字
刻骨重生之北王的宠妃

刻骨重生之北王的宠妃

哀家的咖啡
汴京的街头有一座楼,名叫长生楼。 过往的江湖侠客将此楼称为天下第一楼。 每逢十五,这江湖上有名的云端佛陀——云湛公子总要表白一番,而这表白的对象则是有名的江湖恶女——千面妖狐。 对此,众人表示这好白菜怎么总让猪给拱了。众人问:爷,这妖狐到底有什么好? 答曰:娘子她人美,心美,哪都美,重要的是她心肠好的不得了。 众人倒,爷的心都偏到月亮上去了。 这江湖上谁不知千面妖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众人二问
历史 连载 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