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好耀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上帝,求你别远离我!”
“你是我的力量,求你助我!”
“主啊,我信靠你!别让我蒙羞!”
“别让敌人在我身上奏凯歌!”
“主是我的力量,他教我手战斗,他教我的手指头打仗!”
“他是我的上帝和避难所,是我的高塔和解脱者!”
“他是我的盾牌,我所倚靠的!”
李福隆是拯救小兵第3个死亡的;然后是被放走的俘虏,又回来用刀子杀死了犹太人梅利士;还有那个“被风吹到的了”麦克中士;最后是对着德军坦克开枪的米勒队长。整个死亡顺序,基本是按照角色的轻重来决定的。
而且整个拯救小兵基本也是按照英雄团队的模板设计的。
汉克斯饰演的米勒代表英雄形象(如关羽),这种形象的人可能并不是战斗中杀人最多的,但一定是战斗的核心,智勇双全,闪耀人性光辉,老斯在这部电影里连缺点都没给他加。
李福隆饰演杰克森是副英雄形象(如赵云),这种人物虽然不是最大主角,但往往是观众心理最喜爱的形象,长相帅气战功卓著,无不良嗜好。
本来还该有一类诸葛亮人物,如果加在军医身上就很像典型英雄电影或小说,但老斯没有这么安排,而是还让米勒当作智谋中心。军医保留下了诸葛亮类型人物心思细密的特点。
那个吵吵着要离队的“刺头”莱宾则代表了感性冲动而又战意十足的形象,像李逵张飞一般。这几个人基本代表了绝大部分的军人形象。
还有绝大部分人不喜欢厄本,甚至带着鄙视的成分,眼睁睁看着敌人在自己面前用刀子杀死了战友,手中有枪却不敢还击。其实他只是个内心是善良的“普通人”,代表没有血性的普通人上战场的正常表现。《集结号》里的王金存也就是这么表达出来的。厄本只是个很次要的配角,给他的戏份非常少,但他的形象刻画非常成功。
辛亏李福隆长相英朗,虽说这个人物比较出彩,一旦出演了这么个窝囊的角色,对以后的发展不好。
整个8人拯救小队,最后只剩下2个人,“刺头”莱宾和翻译厄本。
拍完了所有的战争戏,李福隆感觉自己好像又经历了一场真实的战斗,并且活了下来,事实上所有演员们也有这种感觉。
“战争是如此可怕,不论你是站在哪一方、都会有流血和死亡。”李福隆心有余悸。
“还好,我还活着。”
“大兵”马特达蒙感叹道,他扮演的大兵“瑞恩”,作为唯一受保护的对象,最后肯定要活下来,而且以后还要儿孙满堂,这样才能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所有战争戏全部结束后,也就意味着《大兵》杀青了。
属于李福隆的第一部电影就这样结束了,拍完这部大制作戏,李福隆也从“新兵”变成了“老兵”,从一个什么都不会,面对镜头紧张的“菜鸟”,锐变成一个积极向上、肯吃苦的青年演员。
唯一的遗憾是,李福隆经常给那个搭“顺风车”女孩发短信,一直没有得回音,也不敢打电话联系。
倒是布兰妮还一直给李福隆发短信、打电话,一看就像恋爱中的女孩,不过李福隆还是没有回、也没有接。
虽说李福隆不想“完事走人”,但也不愿意面对这段感情,有时也都懊恼的的到“冲动是魔鬼啊!”
当然近三个月的相处,还结实很多好朋友,大家也都重新认识了这个“浪子回头”的李福隆。
这段时间的相处,李福隆也与马特达蒙成了很好朋友,几乎无话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