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顶点小说网www.bjzfgjj.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亲爱的读者朋友大家好,在下雨城,一只一边准备考研一边把写小说当成放松手段的工科狗。
首先,郑重感谢所有支持这本书的读者朋友们o(n_n)o~~,你们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还要感谢我老妈对我这个业余爱好不遗余力地支持~\(≧▽≦)/~。
这次是第一次尝试来构筑一个长篇,好像完全没怎么在意读者们的喜好,里面各种各样的元素都是由着我自己的性子来的,所以很感谢能耐着性子把这本任性的小说读完的诸位。
写这篇后记前我想了很多想要说的话,但想了想好像又都可不必说,最后……我决定让这篇后记再任性一回(笑)。
怎么说呢,我一直坚信着一个属于文字工作者们的古老信条:文以载道。无论是新闻、杂文、散文、诗歌或者小说,你写下这些文字都是要让这些文字来承载思想,这些思想可能被大众所接受也可能不被大众所接受,但无论如何,你的文字就是你的画纸,你应该让自己的思想跃然纸上。
《艾拉和她的理想国》里面是揉进了我自己的思想的。里面有很多我自己最真切的想法。但我对自己的表达能力没有什么信心,这本小说至今没有得到过较为全面权威的评论,我甚至不知道这本小说究竟算个什么水平……所以呢,我也不知道我表达得是否到位、不知道读者朋友们有没有看到我想要表达的东西,所以……思前想后……我还是无耻地决定在后记里简单阐述一些这之类的问题,方便读者们理解(捂脸)。
关于这个世界
作为一本奇幻小说,一个严谨的世界观是非常重要的。世界观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好的世界观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这个世界有故事,有历史,有文化,还应该有无数栩栩如生的细节,让读者们身临其境。在下并不是一个读过很多奇幻小说的人,作为一只工科狗,我也没有为了一个世界创造出语言、文化、历史的能力和毅力。所以在世界的构筑上,我采用了懒人的懒办法——直接从现实世界里照搬一些东西,再自己胡编一些东西揉在一起,构筑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历史、文化、地理、风土人情里有我设计的东西,也有现实世界的影子。
举些例子的话,对人文历史地理感兴趣的同学应该会很敏锐地发现这么些事: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都在现实历史里存在过同名的组织(当然他们最重要的据点在耶路撒冷而不是伯利恒)、现实中真的有一个叫做伯利恒的城市,现实里的伯利恒因为耶稣于此降生而闻名于世、现实里也真的有一座叫做圣殿山的山(当然圣殿山其实并不在伯利恒城内~~o(>_
至于选择这些名字的原因……和两部电影有关了:2005年的《天国王朝》和2007年的《圣殿骑士》,决意写小说前我恰好看了这两部电影。就是这两部电影,让我对耶路撒冷王国时期的历史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电影里骑士们的风度、信仰与罪恶的交织都让我着迷,所以在构筑世界观时我有意无意地把看电影时的感受融了进去……最后思索国名地名组织名时有的一部分也就干脆照搬了。因为自己的喜好而给自己的世界起名字,这也算是我的小小私心吧。
当然了,除了这些,我还试图融进一些有我们中国特色的文化进去,于是有了一个满口东陆古语的男主角,于是魔鬼梅菲斯特以《庄周梦蝶》的寓言来解释自己的存在,于是男主在狂欢夜里朝女主背陶渊明的《咏荆轲》来阐明自己的生死观……这些中国元素也算是我的私人爱好吧,作为一个生长在红旗下的好青年,看着我国优秀的古文化融进了自己的小说里还是有那么些成就感的……我也不知道这样看上去是不是有些生硬,不过我自己感觉倒还挺好的(~\(≧▽≦)/~)。
不过我也不只是照搬啦,再举个栗子的话——第一卷里我自己最努力想出的设定是《逶迤过千城》这本地理著作,这个的确是我自己杜撰的了。其中关于伯利恒那一段文言文真是绞尽我一大堆脑水,后悔高中语文课没更专心的听啊,文言文好难~~o(>_
关于主人公
虽然书名是《艾拉和她的理想国》,但在第一卷里着墨最多的显然是男主角罗兰·凯恩,这篇后记里我简单说一下他吧,因为罗兰的身上……带着现在大学阶段的我对这个社会的看法~~o(>_
首先,罗兰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如果我那拙劣的文笔表现的还算到位的话,提起罗兰,读者们脑袋里应该会浮现出这么几个词:天真、孩子气、自命不凡、恪守信仰、慵懒、些许的傲慢——还有,“仿佛与整个世界都格格不入。”
对于我来说,罗兰像是一个符号,他像是一个才步入社会的毕业生,他心里有着纯洁的信仰和理想,他还坚信着这个社会里应当有公平、应当有正义。然而,圣城(社会)是腐朽的。所以他是孤独的,一个活在纷繁社会里的学生,一个心里还满溢着爱与信仰的孩子,却强行被推入了成人的社会。
他与整个世界格格不入,他的朋友很少。
每个不知道社会规则的年轻人在此时都面临着选择。
继续做自己?还是改变自己融入这个社会?
现实中,大多数年轻人选了后者。